陕西省山阳中学始建于1925年,位于山阳县城育才路东段,是陕西省标准化高中;学校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有教学班76个,学生5200余人;教职工296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61人,中学一级教师92人,获得研究生学历(含研究生班结业)25人。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积淀,学校秉承“博爱、弘毅、笃学、树人”的校训,确立了“德育为首,质量立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制定了“教育思想先进,学校管理科学,师资队伍精良,基础设施完善,育人环境和谐,教育质量一流”的办学目标,形成了“勤奋、求实、团结、进取”的校风,“严谨、敬业、协作、奉献”的教风和“尊师、守纪、刻苦、创新”的学风。 近年来,学校筹集资金5000多万元,先后建起了实验楼、综合教学楼、学生餐饮楼、学生公寓楼、科技楼、校办产业楼、教工餐饮楼,建起了天文台、校园网站及集多媒体教学、学校管理、网上巡查、电子备课、远程教育于一体的校园网络系统,装备了10个Ⅰ类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78个多媒体教室 ,安装了校园监控系统。 经过山阳中学人的顽强拼博,学校的教育质量稳步攀升,办学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声誉越来越好。近年来,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500多篇,主编、参编图书40余部,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获陕西省基础教育优秀成果奖。教师仰孝升2007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学校有90多人先后被授予国省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十百千工程(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劳动模范、教学名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已向清华、北大、复旦、浙大等高等院校输送了万余名合格新生,培养省、市状元10名。2006年高考,学校荣获全市综合考评第一;2007年高考,二本线以上总数居全市之首;2008年高考,再创佳绩;2009年高考,二本线以上总数突破千名大关,达1269人,再次夺得全市第一。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实践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课题优秀实验学校、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陕西省科研兴校名星学校、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平安建设示范单位、陕西省教育系统模范职工之家、陕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陕西省国防生源基地学校、陕西省家长示范学校,商洛市先进集体、商洛市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商洛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商洛市中小学和谐领导班子先进集体、商洛市绿色文明示范学校。 创造一流业绩,实现高品位发展,是山阳中学人永恒的目标。学校上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脚踏实地,顽强拼搏,正在向省级示范高中大步迈进!地址:陕西省山阳县城育才路东段 电话:0914-8383795 传真:0914-8383793 邮编:726400邮箱:shanyzx@163.com
镇安中学创建于1942年,现在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著名书法家于佑任先生曾为题写校名;学校坐落在县城后街47号,占地面积71亩,建筑面积25669平米;现有教学楼2座,图书实验楼1座,活动中心1处,塑胶运动场1个,办公楼、公寓楼、餐饮楼设施齐全,配置高档。学校环境优美,四季常青,干净整洁,美丽宜人。学校设施先进。有标准化实验室7个,仪器、设备符合一类标准。电教资源丰富,各教室均配备多媒体设备,功能齐全,配置一流。有3个微机室、2个语音室。数字教学资源充足,教师开发及应用能力强。学生活动中心建有室内球馆、天文台、音乐室、美术馆。塑胶运动场为陕南首家。图书馆藏书丰富,新书好书称是。学校现有60个教学班,师生4000余人。教师队伍水平高,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61人;学历达标100%,多人获得研究生学历,100余人经过研究生班培训。有一批省市县级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及优秀班主任。学校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的理念,坚持“德育为首、质量立校”的办学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加强学校管理,取得了优异的绩。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一直居市前三名。2002年樊照程同学以总分699分,其中理综满分的好成绩荣获全省理工类第四名,被清华大学录取。2004年陈玥同学摘取省“文科状元”桂冠,更使学校享誉省内外。学校先后获得“陕西省文明校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陕西省绿色校园”、“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五四红旗团委”等多项荣誉称号。2005、2007、2009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百强中学”。省委副书记、省长袁纯清曾到我校视察时说:“我看到过的学校也不少,不光是陕西;从我看到的学校中,这样的规模,这样的风格,这样的质量,包括办学理念,还是为数不多的。”这既是对我们的肯定也是对我的鞭策,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不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望,坚持科学发展,锐意进取,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再立新功!企业邮件:qiqilipin@163.com客服QQ:1114136491联系电话:0914-5339618公司传真:029-87803018地址: 陕西省镇安县后街40号
嘉峪关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72年11月,2004年被评为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还被评为甘肃省绿色学校、“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以及“全国文明单位”等。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及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学校秉承“学生因为老师的存在而感到美好;学生因为学校的教育而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办学理念,以“为高校输送优秀的学生,造就德才兼备的教师,形成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为办学目标,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和开展特色教育活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从200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先后从全国各地选聘优秀教师40余人,为实现打造我校全省一流师资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2008年,学校投入500万元建成了全市标准最高的400米塑胶操场,真正把学校打造成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一流的美丽校园。学校现有教学班50个,学生2800人,教职工171人,其中专职教师150人。有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30人,中级以上教师92人。获得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的教师2人,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3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7人,省级教学能手4人;入选市“220人才工程”2人,市级教育专家2人,学科带头人12人,骨干教师30人,教学能手18人,教学新秀26人;毕业及在读硕士研究生25人。从2007年至2011年高考中,嘉峪关市一中共产生了6名嘉峪关市高考状元,他们分别是杨宜静、张旭、阚梅、马戈、龚丽媛、王萧依。其中,杨宜静名列甘肃省2007年高考文科第二(应届生第一),阚梅名列甘肃省2008年高考文科第一,王萧依名列甘肃省2011年高考文科第五。短短几年中,嘉峪关市一中有七名学生进入全省高考前十名,有23名学生进入全省高考前一百名,有17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自2008年我校参加北大、清华自主招生以来,已有五名学生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形式顺利进入北大、清华。其中,王萧依是嘉峪关市2011年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考试唯一获得降分录取资格的我市学生。近年来,嘉峪关市一中高考录取率均为全市第一,且每一年都较前一年有新的突破。2008年高考录取率达75.1%,本科录取率达54.1%;2009年高考录取率达81.3%,本科录取率达56.8%;2010年高考录取率达88.3%,本科录取率达60.2%;2011年嘉峪关市一中参加高考910人,录取846人,高考录取率高达93%,本科录取626人,本科录取率高达68.8%!近年来我校音体美特长生先后有近百人被北京体育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四川美院、兰州大学、华东师大、陕西师大、西南交大等专业院校和211重点大学录取,近年平均录取率达到95%。三年前这些学生也许不是最出色的,但事实证明他们无愧于自己的选择,市一中也无愧于他们的选择,在市一中这个火热的熔炉里,他们被锻造成了全市乃至全省最出色的人才。我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也引起了北大、清华等名牌高校的重视,每年他们都定期来我校与师生座谈、交流并对我校优秀生培养和学校发展等方面建言献策,使我校师生备受鼓舞和鞭策。学校重视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坚持文明校风建设和平安校园建设,坚持实行领导、教师、学生值班制度,学生已养成穿着校服,佩戴校牌的习惯,形成了不尚奢华、朴素节俭的良好风气。学校从来不把高考作为学生发展的唯一目标,而是积极鼓励和支持他们全面发展。学校坚持开展心理辅导、科普教育和奥林匹克教育等活动,这些特色教育活动在全省形成了广泛影响,不断吸引周边学校前来观摩学习。学校建成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艺术、体育和科普教育综合楼,其中设有钢琴室、声乐室、舞蹈排练厅和健身室等文体活动和天文台、脑思维训练室、科学工作室(省级标准)、机器人模拟演练厅等科技活动场所。近年来我校学生在省级以上科技创新、电脑机器人以及各类文艺展演和大型体育赛事中成绩优异。学校多次独立承担了省级大型艺术体育赛事开幕式的策划和表演,在2006年8月举办的第十五届亚洲铁人三项锦标赛、甘肃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获“先进集体奖”,学校于2006年10月被评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在近3年的全市田径运动会上,我校蝉联团体总分第一。学校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顽强拼搏的同时,十分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配备有3名心理学专业老师,设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室,并在校园网上开辟了心理健康专栏,办有心理辅导月刊《心驿》。 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多次受到省上专家和领导的一致好评。有一位学生说得好:“我以穿市一中的校服而自豪”。这句朴素的话,一定会激励市一中全体师生弘扬务实奋进的“厚声”精神,为创办“全国绿色学校”、“全国普通高级中学特色学校”而加倍努力。Email:gxd400d@qq.com
兰炼二中,始建于1960年,学校占地36亩,现有教学楼2栋,实验综合楼1栋,师生餐厅1个,学生公寓2栋,能容纳住校生近500名,校舍建筑面积17898平方米。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特色日益鲜明,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办学实力大幅攀升,获得较好的社会声誉。学校现有教学班36个,教职工152人,其中高级教师53人,中级教师54人,省级骨干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新秀44人,市课改专家组3人,研究生(包括在读)17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师政治素质高,学历层次高,业务能力强。 兰炼二中秉承 “养善厚德、 敬事务本”的校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汇集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与力量,学校的各项事业焕发勃勃生机,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学校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兰州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兰州市百所示范性、标准化学校建设先进集体”、市级“文明单位”、兰州市“平安校园”、兰州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兰州市教育局系统“师德先进集体”、兰州市学校艺术教育“先进集体”、 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9年省教育厅命名为“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今天的兰炼二中就像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镶嵌在新型石化城中。 一支“师德高,业务精”的教师队伍保障了学校在历年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始终名列全前茅,并在每年的全国和省、市市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学校每年均有数名同学名列全省前100名,一类重点大学上线率稳定在30%以上,本科上线率稳定在60%左右,独立院校及专科上线率均超过90%。先后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众多知名高校指定为“优秀生源基地”。兰炼二中已成为诸多文化名流、科技精英的人生驿站,更是广大莘莘学子的启航港湾。 学校十分重视教学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全力打造“现代二中”,构建融合时代特色、办学理念和科学精神的良好育人环境。学校拥有适合现代化教育教学的多媒体教室、理科综合数字化实验室、电子阅览室、“金海岸”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络系统,拥有藏书近10万册的校图书馆、训练设施完善的塑胶操场、体艺活动大厅、天文台和地矿标本室,建有匠心独具的“世纪龙”文化长廊和融校史、荣誉、英才、艺术为一体的“空中四廊”等。兰炼二中集自然、科学为一身,融历史与现代为一体,成为西固福利区一处环境优美、底蕴丰厚的人文景观。 五十载栉风沐雨,半世纪春华秋实,如今,有着石化企业“高、严、细、实”传统精神和管理文化的兰炼二中,正在走出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的“和谐二中、人文二中、现代二中、质量二中”的特色化发展之路,将为兰州教育的再次腾飞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地址: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485号Tel:0931-7937202Email:lzshlizy@yahoo.cn站长邮箱:ch163y@163.com
兰州大学附中(兰州三十三中)是甘肃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育人经验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历年教育教学质量及高考各项指标稳居兰州市属学校前茅。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学生2000多人。有教职工152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 高级教师65人,一级教师49人;省级骨干教师 15名,省级学科带头人 2名,省级名师1名,市级名师1名,市 222工程学术带头人3名,市级骨干教师11名。学校教育思想先进,办学措施务实,管理制度科学。为实现“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学生适应未来、终身发展奠基”的目标,倡导“诚明博雅”的方向,恪守“以人为本,和谐共进,博雅包容,奉献创新”的理念,实践“追求卓越,崇尚一流,彰显示范,拒绝平庸”的宗旨,肩负“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导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使命,倡扬“早、严、细、实”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忧患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结合新课程需要,推行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以期脚踏实地教好一位学生,幸福一个家庭,服务一方社会。近年来,学校工作稳步发展,成果显著。有20多位教师荣获省级以上表彰,20余人担任省市级学术职务;近500名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学校先后获得“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园丁奖”、“甘肃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体育传统项目优秀学校”、“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数十项国家、省级表彰奖励。08年正式挂牌“兰州大学附属中学”,兰大已为我校开放实验设备等各类教学资源,为优秀学生提供参观、实验、学习等方便条件,并派出研究生做学生辅导员。这些支持,直接服务于学校提升软实力,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着力特长培养的基本策略,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已产生深刻影响。高考上线率历年来保持稳中有升,每年有近百名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多人获重点大学保送资格;每年有十项以上学生科技发明获得国家专利,机器人、航模竞赛多次获国家级奖项,数十名学生获得高考加分或自主招生资格。学生社团建设和科技创新活动如火如荼,为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及能力素质的发展提供了多样有效的平台,已成为学校的鲜明特色和靓丽名片。现有“模联社”、“话剧社”、“街舞社”、“电影评论社”、“户外运动社”、“化学实验社”等学生社团二十余个,参与学生逾五百人。学科拓展课、创造发明课、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生社团建设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了我校学生基本能力与个性特长培养紧密结合的特色。学校成为教育部挂牌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国际空间科学与信息技术青少年培养计划基地”,中国地理学会命名的“科普教育基地”,并跻身“全国百所特色学校”行列。校园建有天文台、现代化的理化生数字探究实验室、刻录教室、地理情景教室、生物教学基地、历史展室、生物标本室、古生物化石馆、陶艺工作室、机器人工作室、通用技术教室、学生社团活动室等28间功能教室,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为新课改提供了全省一流的条件保障。学校不断扩大办学的国际化视野与空间,加强与境内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在兰州大学的帮助下,与美国马斯基姆大学及约翰·格林高中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双方将派学生及教师进行互访交流,对方每年接受我校10名应届高三优秀毕业生直接接受美国本科阶段教育并给予每年至少一万美元的奖学金。今年,与美国华盛本大学、加州大学等高校均以达成输送毕业生协议。待条件成熟,学校将适时引入国际课程,为更多优秀学生提供赴欧美深造的机会。开设的理科实验班依据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本着培养能力、主动发展,加大竞争、鼓励创新,引领整体、促进优秀的宗旨,为实现品学兼优、高考争一流的目标,采取夯实基础、拓宽加深、常规教学与培优辅导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几年实践,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办班模式,积累了丰富成熟的经验,取得了喜人成绩,赢得了家长、社会的普遍认可。面向未来,任重道远,学校将站在新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理论提升办学思想,以文化建设为主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促进内涵发展,努力把学校办成彰显示范、与时俱进、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学校。联系电话:0931-8803803
榆中县恩玲高级中学是由香港善源基金会朱恩余、谢玲玲夫妇捐资500万元人民币于1996年6月动工建设,1997年8月建成开始招生,学校也因此命名为“恩玲中学”。朱先生于2004年捐资100万元人民币,补助建成了“恩玲学生公寓”。2006年朱恩余先生又投资300万元人民币建设学生餐饮中心。2008年再次捐献150万元善款,补助建成了3号学生公寓。 目前,恩玲中学是一所拥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县属重点高中,系中国教育学会兰州市恩玲实验学校,兰州市示范性中学,市级文明单位,市级花园式单位,兰州市公民道德教育实践示范点,甘肃省优秀考点,兰州大学教育实习实践基地,西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研究基地,西北民族大学教育实习基地。多年来,获兰州市高中教育质量优秀奖,兰州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兰州市“三五、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甘肃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榆中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榆中县高中教育质量优秀奖称号及其它殊荣达30多项。 学校占地面积70亩,建筑面积35132m2,绿化面积12000 m2。学校有设计新颖、设施一流的综合教学大楼、图书实验综合大楼、学生公寓大楼, 学生餐饮中心,有水冲式厕所等建筑。学校藏书3万册,报刊杂志200多种。有高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以及仪器室和准备室。学校建成校园网联通教室、教研室、办公室实施网络教育。学校有面积600 m2集开会、报告、演出、多媒体教学于一体的多功能大礼堂,其舞台、灯光、音响等设施居兰州市中学一流。学校布局合理、环境怡人。 学校现有5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436人,教职工185人,专任教师167人,中学高级教师27人,中学一级教师50人,本科学历168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15人,校级学科带头人13人。教工平均年龄35岁。教师队伍知识、学科、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师德好、业务强、学历高、年轻化”的特点。 建校以来,学校实施科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2000年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实现了首届学生高考开门红。2000年高考上线率达47.3%,2001年高考上线率达58.2%,2002年高考上线率达76.9%,2003年高考上线率达81%。2004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突破了200人大关,总上线率达到87.7%,特别在2004年高考中我校文科考生豆贇同学以631分的好成绩,夺得我县文科状元。 2005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228人,专科、高职以上上线人数1025人,上线率达84.7%。2006年高考本科上线228人,总上线人数达到1149人,上线率为84%。在2006年高考中我校理科考生杨婷婷同学夺得我县理科状元。2007年本科上线人数197人,总上线率72.28%。2008年的高考成绩与以往相比有明显进步,高考文、理科上线人数突破300人大关,比2007年的193人增加100多人。2009年再创奇迹:文理科上重点线118人,比2008年增加72人;文理科上本科线537人,音体美考生上本科线18人,合计555人,比2008年增253人,增长率达83.8%。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和不懈拼搏,恩玲中学创出了2008年的高考成绩与以往相比有明显进步,高考文、理科上线人数突破300人大关,比2007年的193人增加100多人,2009年,高考创历史奇迹,突破500人大关,达到550余人。(即入学成绩低、高考上线率高)的办学新路子,受到社会的赞誉。 展望未来,恩玲高级中学正以饱满的激情和百倍的信心秉承恩玲的爱国精神,谋划新思路,制定新举措,寻求新发展。努力实现“争创一流的学校,培养一流人才”的目标,铸就恩玲明天的辉煌。电话:09315225634校长信箱:enlingzhx@163.com.晨韵文学社投稿箱:elchy@126.com传真:0931-5225504地址:榆中县栖云北路270号 邮编:730100
西北师大附中,源于北京"五城学堂"(1901),前身为北平师大附中,1937年9月西迁办学,迄今已有106年的历史;在兰州办学以来,先后被省教育厅命名为首批省级重点中学和首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校名由周培源题写;核心办学理念是:"和谐容大,卓越发展"。20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国际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为学校题词"崇尚科学,培育英才"。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勤、慎、诚、勇"的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学校素以启迪有方、英才辈出闻名遐迩。西北办学7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浩、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晓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徐乾清、中国科学院院士席泽宗、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秉聪、吉尔吉斯国家科学院院士徐大雄、中国工程院院士郭重庆、中国工程院院士朵英贤、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以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杰出女科学家吕植等,是新老学生的代表。改革开放以来,就为高等院校输送学生10000多名,其中多数到重点大学学习;有两千多人次的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和各种评优活动中获奖。 新世纪、新阶段,学校践行"和谐容大、卓越发展"的办学新理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002年以来,数、理、化、生、信息学学科竞赛获奖人数,以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人数、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等均列全省同类学校之首。 学校现有教学班50个,学生2800余名,教职工近190人。学校占地156亩,教育教学设施先进,校园环境优雅。图书馆藏书近二十万册,阅览条件优越。寄宿就读是我校的传统,学生公寓、餐饮系统是学校管理的特色之一,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社会、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 为培养高素质的拔尖人才,多年来我校每年从高一新生中选拔50名学生组成"鸿宇班" ——理科实验班,进行加深加宽的理科教学实验。为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视野,提高办学水平,学校通过派出和接待等多种方式,经常举办中外中学生文化交流活动:2001年5月与科学家牛顿的母校——英国国王中学缔结为友好学校,每年两校领导、师生都有交流互动;近年来,还先后五次在兰州成功举办"中美中学生文化交流夏令营"活动;先后派出近百人次师生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新西兰等国考察访问和短期留学 ;先后接受培养若干名来自德国、意大利等国的高中留学生。2006年又被国家汉办确立为甘肃省唯一的"汉语国际推广中学实习基地",2007年开始面向世界各国招收中学留学生。 西北师大附中辉煌的办学历史,优良的办学条件,科学而严格规范的管理,稳定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不断吸引着全省各地的优秀初中毕业生来这里学习深造,并从这里顺利走向大学的殿堂!TEL:(0931)7752517 FAX:(0931)7754445地址:兰州市安宁区十里店南街21号.甘肃.中国邮编:730070Email: xbsdfz@163.com主页地址:http://www.nwnusch.cn
民乐县第三中学始建于1995年,是一所县属城镇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5亩,校舍建筑面积10580平方米,近几年来,学校建成了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标准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电教室、多功能演示厅、图书室、阅览室和“三网合一”的现代化教育网络。学校现有教学班28个,在校学生1880人,教职工96人,专任教师88人,其中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57人;省级劳模1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县市管拔尖人2人;省市县骨干教师12人。学校确立了“依法治校,以德治校;质量立校,教研兴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引进项目促发展,科学管理出效益,队伍建设立根本,信息技术为依托,全面推进“名校战略和适度扩张战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以新一轮课改为契机,课题研究为龙头,教育科研为主体,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培养和造就一支敢于创新,务实求真,业务精良,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建校以来会考成绩连续居全县之首,升学率保持在80%以上。建校十年来,先后有48名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改论文60多篇,有10名教师在地级以上的评优课中获奖。学校课外活动和各类竞赛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成果显著:以“校园艺术节”为龙头的第二课堂,为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展扬学生个性构建了发展平台;以文学社、《杏花雨》期刊为核心的校园文学生活,为培养学生文学才能,拓张学生发展空间创设了阵地;在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有260多名学生获国家、省、市级奖励,有8名教师被授予“优秀园丁指导奖”称号,26名教师被授予“优秀辅导教师”称号。民乐三中以其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良好的办学声誉,赢得了社会的好评,多次受到市、县的表彰奖励。2002年,学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03年,被市教育局命名为“全市示范性初级中学”、“信息化花园式示范学校”、被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确立为首批“教育科研实验学校”,2004年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教育教学先进集体”。2005被省发展研究中心确定为“重点调研单位”。电话:0936-4435690
座落在金城西郊,黄河之滨,十里化工城的中油集团兰州石油化工公司第三中学(简称兰化三中) , 创建于 1976 年 9 月;是一所市级示范性中学,兰州市文明单位;现有学生 2750 人, 49 个教学班, 163 名教职工。其中特级教师 1 名,省、市、区级骨干教师 38 人(省级 5 名、市级 10 名、区级 23 名)、兰化总校首席教师 6 名,总校级骨干教师 16 人,校级骨干教师 23 名,高级教师 41 人,一级教师 80 人,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 156 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 96% 。学校有两栋教学楼,一栋办公楼。拥有设备齐全、功能先进的物理、化学、生物、劳技实验室、生物标本室、多媒体视听室、语音教室、计算机教室、教师课件室、学术报告厅、音乐、美术专用教室、文史哲活动室和省内第一个全塑胶操场。全校各教室均装有先进的听力系统,均配备了投影仪,图书馆藏书近 8 万册,设有教工和学生阅览室,办学条件初具现代化水平。 在艰苦创业、整顿提高、改革发展、办出特色的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育人打基础,发展个性扬特长,求是创新育英才,不断超越争一流”的办学理念,努力实践“诚正勤勉”的校训,精心培育“三风”(校风、教风和学风),重点实施了“四项改革”(学制、教材、教学法、管理制度)。特别是面对新世纪的教育,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抓师德铸师魂,坚持开展“六爱”(爱党爱国爱教育,爱校爱生爱自己)和“双争”(争当育人先进,争做师德模范)及“诚信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制定教师“应语忌语”、“应事忌事”,倡导教师遵照执行。为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组织全校教师到大专院校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教育培训,要求教师努力做到一专多能、“三高一美”(知识层次高、教学水平高、教育艺术高,自身形象完美)和“两会一好”(会讲普通话、会使用微机、能写好两笔字)。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定目标、压担子、拜师学艺,要求青年教师做到:“一年适应转好正,三年过渡站的稳,五年成熟业务精,六至八年成才显风格。”实施“名师工程”,加强对骨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发挥其带动示范作用。培养出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 大力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研。在初中全面推行“对每个学生负责,使每个学生成才”的成功教育改革;在英语教学中推行“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在初中教学中推行“导学结合主体发展教学模式”;在高中教育教学中推行研究性课题学习。狠抓课堂主渠道,唱响教学主旋律,全面开展课堂教学达标、升级活动,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形成了浓厚的教改教研氛围。目前学校承担的国家级研究课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和省级研究课题《发现发展式教学对于培养初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实验与研究》及各学科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正在进行当中,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及环境建设,深刻认识到校园文化及其环境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支配力量,校园文化的品位直接影响到教育环境的品位,影响到学校所造就人的品位。正是由于对环境创设在人才培养,尤其是在形成学校特色过程中不可替代的认识,学校把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作为自己治校实践的基本理念。在努力营造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同时,努力营造校园精神文化环境,要求教师精心塑造“学高身正、教书育人、教学相长、开拓创新”教风;全体学生精心培育“尊师重道、乐学善思、身心两健、知行统一”的学风和“自信、励志、合作、竞争”的班级精神,从而在全校师生中逐渐树立起“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良好校风。并依据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主题,明确育人目标——培育具有出色才能和健全人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制定了一系列校规校纪和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并通过制度的强制作用,使制度转化为具有持续的、恒久的、无所不在的影响力的精神文化,努力营造校园制度文化环境。学科课外兴趣小组、学生艺术团、校园文化节、运动会、合唱节、演讲比赛及其他文体活动等都置于这一氛围之中,为学生展示个性、发展特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注重营造校园自育文化环境,不断改进对学生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落实学生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下放原本属于学校管理的部分权力,实行学生自我管理“三级五制”,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纪律、卫生、仪表、活动等几乎所有的校园生活中实现“集体自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无为而治”办学境界已成为三中人寄希望努力达到的最高目标。 在注重课内、校内教育的同时,学校还努力拓展教育途径,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先后建立起渭源和兰空两个德育基地,与渭源县锹峪中学建立了“手拉手”帮扶联系,定期开展教育扶贫、共建共育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到军营军训。坚持开办家长学习班,与社区、派出所建立固定联系,实行学生假期教育齐抓共管的联系制度,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校内外教育网络。从而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特色逐渐显露。 建校以来,学校已先后培养出甘肃省文、理科和外兼文高考状元 5 名,全省前 10 名 28 人,前 50 名 76 人,已累计向高等院校培养输送了 4980 名优秀毕业生,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学科竞赛共有 862 人次获奖,参加区级以上各类体育竞赛进入团体前六名 75 校次,获金、银、铜牌 323 枚。特别是近 5 年来,学校初中毕业生合格率平均已达到 87.6% ,高考上线率平均已达到 96% 以上。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体先进单位”、“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甘肃省群体先进集体”;被命名为“甘肃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并屡获兰州市初高中教育质量优秀奖。这些成绩和荣誉都从不同侧面展示着兰化三中的办学风采。 面向新世纪,三中人正为把学校办成“科研超强,素质精良,特色突出,质量一流,不断创新”的省市一流示范性中学而努力奋斗。地址:兰州市西固区庄浪西路邮编:730060电话:0931-7964823站长邮箱:lhdszx@lhdszx.com心理信箱:lhszxlxx@126.com
兰州二十七中创办于1928年,溯源于甘肃省立兰州女子中学,是一所发展历史较久的名校,现为兰州市示范性高级中学;现有36个教学班级,在册学生1800人;八十多年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俊才,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就是我校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学校以“勤奋求实”为校训,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和教育质量享誉金城。学校以“开放式、研究型、信息化、高质量”的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为目标,以“以德治校,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发挥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培养有独立思想、能独立行动的个人”为办学理念,坚持服务学生,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圣殿、放飞理想的平台。近年,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校园整体改造全面完成,正以崭新的面貌、蓬勃的朝气、良好的声誉,步入快速发展之路。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五泉山下,校园占地54亩,古树成荫,清新雅静,繁花似锦,优美宜人。现有16000平方米的教学综合楼和8000平方米的实验综合楼、8000平方米的塑胶操场及配套设施、校园网、计算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多功能礼堂、多媒体教学系统、美术画室、音乐欣赏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多功能语音教室、地理专用教室、生物标本室等,通用技术教室即将建成。另外,48间教室为新课程改革中进行选课学习提供了回旋空间。校园既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富有现代气息,为学生提供了在兰州市中学处于一流的学习条件和优良的学习环境。我校还被评为全省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兰州市平安校园。学校现有教职工141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9人,中学一级教师61人。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96%以上,并有36人已取得或正在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特级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优秀教师8人,市县级骨干教师、优秀教师38人,省市级教学能手16人,市级教学新秀22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形成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勇于奉献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为市教育局师德先进集体。正是依靠这支队伍,保证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我校始终把教会学生做人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中心工作,坚持以“突出业绩、提高质量”为核心的价值导向,在广大教师中牢固地树立了“抓质量有理、抓质量有功、抓质量光荣”的质量意识,向课堂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向科研要质量。同时,全力打造“精品课”等六大工程,积极创建“书香校园”。强化常规管理,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在高考中,每年将本科线上的学生培养送入重点院校,将大专线的大部分学生成绩提升到了本科线以上,高考上线率达到90%以上。2004年——2009年连续六年荣获兰州市高中教育质量优秀奖,学校教育事业取得了突出成就,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每届学生在我校三年的学习中,都得到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成为自己人生的宝贵经历。同时,作为全省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已经为全面进入新课程做好了教师培训、制度创建、课题研究等方面充分的准备工作。 学校重视学生科技创新,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参加全国、省、市科技创新大赛成绩斐然,为甘肃省、兰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先进学校称号,兰州市首批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验学校。注重发扬艺术教育优良传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兰州市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点学校。回顾过去,我们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兰州二十七中将抓住机遇,积极创建和谐校园,为培养人格健全、人品高尚,勤奋善学、创新上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联系邮箱:lhc@lz27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