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始建于1906年,在宁夏高等院校诞生之前,一直有“宁夏最高学府”的美誉。1929年宁夏建省开始,校名易为“宁夏省立第一中学”。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学校更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一中学”;1980年被宁夏教育厅确定为自治区首批重点中学;1985年9月创办寄宿制民族高中班;200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投资建设新校,2002年,银川一中喜迁新址;2002—2005三年内,学校顺利完成了扩招任务,办学规模和师资队伍开始稳定优化;2005年,银川一中被确立为宁夏首批一级示范性高中。 一百年历程,世事风云变换,不变的是一中人教育报国矢志不渝的情怀:先生执鞭,清白粉笔写春秋,余晖洒尽始甘休,有人德劭学高,有人厚积学养。学子攻读,焚膏继晷,莫言五鼓鸡鸣,或传承文明,或引领潮流:叱咤风云的将军、泼墨如汨的画家、凌云健笔的作家、风尘仆仆的工程师、意气风发的飞行员、学富五车的专家学者,以及远在海外的留学生、运筹帷幄的政界要员,他们灿若星辰,殚精竭虑、力促祖国繁荣昌盛! 学校位于银川市民族南街656号,现有48个教学班(其中,民族班12个、宏志班3个);校园面积120亩,建筑面积50430平方米,生均绿地面积12.7平方米;校园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环境优美宜人;内部设施和外部环境均达到了国家一级Ⅰ类学校办学标准。 学校拥有一流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团队:218名教职工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08人;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自治区级骨干教师28人,银川市学科带头人4人;国家级奥林匹克教练员18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有103位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2004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银川一中有17位教师承担了全国、自治区、市级示范课教学任务;27位教师在全国和省、市级教学大赛中获奖,其中6位教师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7位教师受聘教育部、人教社承担全国课改实验区培训任务。 办学目标: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特长明显、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建设适应新世纪教育的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抓住高中新课程改革机遇,使学校以和谐的人文关怀及富有智慧的创造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 校 训:尚德、远志、求是、笃行。 精神文化:精敬于业,乐融于群,追求卓越。 培养目标:全面发展、科学与人文均衡、英语见长。 发展愿景:和谐、均衡、卓越、引领 和谐------用制度与文化交融引领师生发展。 均衡------文理兼长,全面发展。 卓越------竭心尽力为师生提供发展平台。 引领------在教育发展创新中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并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诚信教育为重点,做好德育工作。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通过拓展性、实践活动型课程,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主要成绩 近年学校荣誉:2004年以来,学校获人事部、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教育部“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优胜单位”、“全国中小学外语教研工作示范学校”、“全国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先进学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道德教育示范学校”、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全文明校园”、银川市“文明单位”、银川市“园林式单位”等各类表彰奖励64项。 近年主要教育教学成绩:2004年秋季,宁夏作为首批全国课改实验省开始实施新课程。三年多以来,银川一中教育教学及管理遵循办学规律和教育规律,深入领会新课程主旨,稳妥实施课程改革,在学生发展性评价、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学生二课堂活动等方面做了突破性尝试,其中“三位一体”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成为全国课改的典型示范经验。新课程的成功尝试使我校成为区内外知名的学校,为我校获得全国新课程领域的专家的及时指导搭起了阶梯,也为我校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互访、学习、借鉴等方面提供了便利。 近年学校教学成绩年年攀升。在高考中:李娜、韩陆瑶分别夺得2003年、2004年全区高考文科状元;2006年杜玮、万木春双双夺得全区文、理状元;2007年李小龙获全区理科状元。2002年以来我校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共65人,全区单科状元共20人次。英语成绩尤为突出:2003年李娜以139分夺得全区高考英语单科第一;2004年杨琛月以143分夺得全区高考英语单科第一;2005年郑晓雪、姚海涛以144分双双夺得银川市英语单科第一。现高二年级(10)班李杨同学以7.0分的好成绩通过了雅思(IELTS)A级考试并已被 “澳洲清华大学”之称新南威尔士大学科学系天文物理专业正式录取。学校在抓好高考的同时,在培养特长生方面成绩显著,近五年来在数、理、化、生、信息技术五项全国奥赛中,代表宁夏出省参加全国决赛的学生有30人次;获得自治区级一等奖的学生有122人次;获得区级二等奖的学生有315人次;获得区级三等奖的学生有275人次。无论是获奖人数还是获奖等级,在全区均遥遥领先。这些成绩充分显示了银川一中学科教学方面的强劲优势和英语特色教育的扎实功底。2008年已有8位应届高三学生免试保送清华、北大等全国重点大学。 银川一中将继续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与时俱进,扎实稳步地实施新课程,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良好的课程环境,为教师专业成长创造条件,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和谐统一,滋养学生健康成长,在宁夏基础教育领域追求卓越、示范引领。网址:www.ycyz.com.cn联系电话:0951-4102908,4104858传真:0951-4102908校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民族南街656号
银川唐徕回民中学始建于1990年8月,是一所完全中学,自治区首批一级示范性学校,自治区级精神文明单位,自治区级安全文明校园,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09年初中部与原银川市二十二中整合后,现有教职工320名,其中高级教师118人,一级教师127人,特级教师2名;教师达到本科学历的278人,研究生学历14人,国家级骨干校长1名,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自治区级骨干教师18名,银川市级骨干教师10名,享受自治区特殊津贴教师1名,,自治区“313”人才1名,获得教育部和人事部授予的“全国模范教师”1名,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1名,被中国教科文卫工会全国委员会授予的“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名,获得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全国民族教育先进个人3名,获得全国“第七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和二等奖教师各1名,获得全国第六届“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提名奖教师1名,国家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6名自治区高级专家联合会理事1名,党员教师143人,占教师总数的50%。现有86个教学班(初中部60个,高中部26个),5500名学生。两校区占地144亩,人均占地面积9.76平米。学校确立了“建设名师队伍,打造精品学校”的奋斗目标,一方面重视师德建设,努力弘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执着爱生”的精神;一方面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学校平台,打造学习型校园。目前,基本实现年龄结构上由老中青教师组成的极具帮带内涵的可持续发展的三级梯队。培养出了一大批敬业、爱生、博学、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自建校以来,我校在全区范围内选拔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近几年又培养了一批年轻的骨干教师。2005年和宁夏大学研究生院联合开办了我校的教育学研究生进修班,共145名教师参加了学习,2008年结业时全部拿到了结业证书。20年来,从起步到发展,从辉煌到稳步发展,始终在“民族教育”和“人文教育”铺就的轨道上思考、探索、前行。20年来,形成了“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以研促教”的办学理念、“敬业乐群、博习通达”的校训、“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和执著爱生”的三种精神等优秀的学校传统文化。新一届领导集体又确立了“质量立校、特色立校、名师立校、品牌立校”的长远发展战略,着力构建“爱校如家,居安思危,谋远图强,创新求变”的精神家园。20年来,培养了11000多名初三毕业生、近7000名高三毕业生,其中,4名银川市中考状元、6名全区高考状元、2名银川市高考状元、63名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高考升学率一直名列全区前茅。同时,也先后获得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等国家级荣誉22项,自治区普通高中首批一级示范学校等区、市级荣誉120多项。优秀的教师队伍给每一个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搭建了平台,多方面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使得唐中这支塞上奇葩艳丽无比,先后培养出了4名银川市中考状元,2名银川市高考状元,6名自治区高考状元。在参加2011年高考自主招生中:有1人已被保送清华大学, 4人正在资格审查中,7人已被上海交大确定通过了资格审查,2人已被浙江大学确定通过了资格审查,2人被上海复旦大学确定通过了资格审查,2人已被西安交大确定通过了资格审查。邮箱:tlhz1@126.com电话:0951-5044024邮编:750001地址:银川唐徕回民中学
学校地处南郊,是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占地16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现有初高中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25名;学校在职教职工49名,其中西宁市教学能手1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5名,中级职称的教师16名,初级职称的教师12名,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名,工勤人员5名。学校现有教学楼一栋,教室24间,多媒体教室1间、计算机室2间,理、化、生实验室各1间、语音室、图书室、音乐教室、美术室、心理咨询室、健身房等教育教学设施配备齐全,还设有方寸物理、生物园地等校本实验开发教室,基本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为深入贯彻西宁市教育局对我校提出“让南川百姓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摆脱贫困,摆脱愚昧。”的要求,自2007年9月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小班化教育”的思路,同时申报“小班化教育” 市级课题。课题提出后得到了市政府和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被批准为2007年市级重点课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以小班化教育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研兴校,走可持续发展的办学之路”的办学思想。经过三年的研究与实践,目前“小班化教育”课题已见成效,教育教学成绩达到一年一大步,三年上台阶的课题目标。为向全市推广这一优质教育积累了不少经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电话:0971-6276815E-mail:xndbzx@xndbzx.com
湟中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56年,占地面积130亩,校舍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55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15人,中学一级教师93人;教学班64个,学生3886名,其中住校生1875名,是目前全省学生人数较多、规模较大的省级重点中学之一。学校拥有8个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有物理实验器材217套,化学实验器材175套,生物实验器材89套;有4个微机教室,2个电脑备课室,2个语音教室,计算机222台;56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成套设备;有4个音乐教室、3个美术教室,体育器材2000套,美术器材120件,音乐器材120件;另设舞蹈室、健身房、校园电视台演播室、编辑室等功能用房;校园网己具规模,并通过光纤连接因特网;建成了能同时容纳900余人的多媒体阶梯教室及多功能报告厅。建成了有4个学生阅览室、1个电子阅览室、1个资料室、2个图书室,图书藏量达18万册的学校图书馆,高中生均图书达45册,初中生均图书达35册;学校坚持以“质量立校,全面育人”为办学宗旨,以“让更多的学生在更优的教学服务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办学理念,以“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为目标,逐步形成了“诚、勤、博、实”的校风和“优、苦、严、新”的学风,管理不断加强,环境得到优化,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育质量大幅提高,学校获得跨跃式发展。 近年来,我校高考重点率、本科率、上线率稳步提升。2008年高考重点率达为34.7%,本科率为73.6%,上线率为98.1%;魏有毅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李秀敏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2009年高考重点率43.9%,本科率为82.7%,上线率为98.7%。顾植彬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马生虎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2010年重点率为53.3%,本科率为87.7%,上线率为99.5%,莫玲生、董启宏分获全县文、理科状元。2011年我校高考一本率为32%,本科率为78.18%,上线率为98.55%。毛雯芝、白生文获全县文、理科状元。自2003年开始,己连续九年确定为承办“宏志班”学校之一,2006-2011届“宏志班”高考重点率达90%,本科率均为100%。 自2001年以来,学校先后被授予湟中县“名校”、湟中县“平安单位”、“教学质量优胜学校”“高考质量优胜学校”、“中考质量优胜学校”、“湟中县教学质量一级单位”、“湟中县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西宁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湟中县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西宁市师德先进集体”、“西宁市校务公开五星级单位”、“青海省绿色学校”、“青海省档案目标管理省级优秀单位”、“青海省标准化学校”、“青海省文明单位标兵”、“青海省建设健康教育省级示范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现己发展成为省级标准化重点中学。
西宁十二中成立于1969年9月,是西宁市教育局直属的完全中学,2005年增挂了“青海艺术高中校牌”。学校位于西宁市最繁华的城西区,占地面积37375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70人,156人有专业技术职称,其中高级教师40人,一级教师78人,有44个教学班,在校生约2200多人。西宁十二中学是国家级绿色学校、青海省绿色学校、青海省标准化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学校。获得“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西宁市“平安示范校园”等称号。校长杨发德同志被评为青海省十杰校长。 这几年十二中的校容校貌、办学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在2009年初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还为各班级教室安装了班班通电脑投影仪,2010年校园内安装了LED大屏幕和校园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修建了300多平方米的教职工活动室。前几年还投入了近百万元平整操场和修建花园,投入了500多万修建艺术教学楼,投入130万建成了校园网,我们现在的校园环境优美,现代化教育设施比较齐全,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画室、琴房、活动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舞蹈练功房、多功能演播厅、多功能报告厅等一应俱全,办学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和提高。 西宁十二中是青海省唯一的一所艺术高中,除了完成普通高中的各学科教学任务外,还开设了视唱练耳、器乐、声乐、素描、水彩等专业课,还自己编写了美术校本教材。我校学生经常参加省、市、局的文艺演出,我校也经常承办或参与大型的文艺汇演活动,多次得到省市领导的赞扬,学校具备了优良的教书育人环境,树立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 在“扬质量之帆,走特色之路”“ 以人为本、合作发展;合格加艺术特长、美育促全面发展;加强科研建设、引领学校发展”的办学思路指导下,我校制定了“三年自主发展规划”。近几年来十二中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中、高考连创佳绩;2007年到2010年中考重点升学率列全市前矛,有几十名同学考上了四川美院、陕师大、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兰州大学等全国重点院校。 西宁市第十二中学开办青海省中学艺术教育已有16年,这里是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在这里教职工的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现,同学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彰显。校长:杨发德电话:0971--6143547Email:xnsez@163.com管理员:Wang_xq
西宁市第二十二中学成立于1979年,是一所完全中学。位于西宁市城东区八一路8号,毗邻西宁市高新经济开发区和青海民族大学,占地面积40亩。有教职工12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7名,中级职称的教师55名,现有教学班33个,其中有高中年级教学班12个,初中年级教学班21个,在校学生近1700人。近年来在省、市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正确领导下,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合作下,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大胆改革创新,发扬二十二中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始终“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构建师生共同成长幸福家园”的办学宗旨,在探索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青海省标准化学校、青海省绿色学校、青海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西宁市文明单位、西宁市示范家长学校、西宁市生本教育实验学校等一系列荣誉。为了进一步深化学校内涵,借鉴先进发达地区学校办学思想理念、管理办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档次,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希望在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干部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管理、教科研工作、课堂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班主任工作及学生德育工作、学校文化建设、以及两校之间互派教师交流、学习、合作探讨等方面,给我校提供培训、交流、学习的机会。地址:西宁市八一中路8号电话:0971-8805071E-mail:xnesezx@126.com
西宁市第九中学是西宁市历史较为悠久的一所初级中学,最早建立于1958年,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历经了西宁市第五中学、永红中学、西宁市第九中学的变更。1958年,经西宁市文教局批准,西宁市第五中学成立。1962年,西宁市第五中学撤销,西宁市大堡子小学迁入。1966年,经西宁市文教局批准,西宁市大堡子小学变为西宁市永红中学。1968年6月,经西宁市革命委员会批准,西宁市永红中学更名为西宁市第九中学。从1968年6月至今,一直使用西宁市第九中学的名称。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电话:0971-4291008
青海湟川中学是我省著名的重点中学,为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输送了品学兼优的中学毕业生,以优良的校风、严谨的学风和教风,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品牌”学校。在省市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集团化办学,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思想的指引下,青海湟川中学第二分校孕育而生,是西宁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全日制完全中学,独立法人单位。学校坐落于五四西路,西宁交通指挥中心以北400米,占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约1.8万平方米,学校软硬件设施齐全,设备一流。已获市级标准化学校、省级卫生学校、市级卫生学校、市级无烟学校称号。 青海湟川中学第二分校现有教职工136人,教学班40个,有学生近2000人,计划将来设45个教学班,其中初中三个年级27个班,高中三个年级18个班,学生总人数达2500人左右,教职工总人数达180人左右,初中生源按片分配就近上学,高中生源由市教育局按分数线统一分配。Tel:0971-4393707学校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汇宁路邮编:810008Tel:0971-4393700E-mail:qhhc2@163.com
东乡二中创建于1976年,原为一所完全中学,2001年剥离高中部。东乡二中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发展壮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良办学传统的学校。30多年来,一代代二中人志存高远,筚路蓝缕,用勤奋与执着、艰辛与智慧为东乡的教育事业开拓耕耘,结出累累硕果!30多年来,东乡二中沐风栉雨,生生不息,与祖国同呼吸,为民族育英才,桃李芬芳春满园。建校以来,东乡二中为高等学校输送人才2000余人,为重点高中、师范、卫校输送优质生源9200余人。近几年来,学校本着“科学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德育立校,质量兴校,科研强校”的治校方略,努力培养“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创造”的现代人才。执着的追求与实践让学校先后获得了“省安全平安学校”“省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市文明单位”“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市和谐平安学校”“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先进集体”等殊荣,多年被评为县“学校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教学效益先进单位”。自2005年以来,二中学生参加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7人次,国家级二、三等奖49人,省级奖75人,市级奖346人。历年中考在全县保持绝对优势,实现连续13年获全县中考总分第一名的骄人成绩。近四年来,共为重点高中东乡一中输送优质生源2200人。更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中考凯歌高奏,捷报频传。在全县总分前10名中,二中占9人;全县总分前100名中,二中占81人,被省重点中学东乡一中录取学生人数612人,创历史新高。二中人以一流的工作业绩谱写了东乡教育的辉煌篇章。站长邮箱:dxzgr@126.com
西宁市第十一中学座落在古城西宁凤凰山景区北麓,始建于1958年。现占地面积33亩,有教职工172人,学生2525名,43个教学班,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发展前景广阔的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坚持“为学生发展奠基,对祖国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以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用人机制,形成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良好氛围,老师们用“启迪、塑造”的教风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培养学生形成“道德自尊、学习自强、生活自理、是非自辨”的素养。“立足课堂、经营课堂、走内涵发展之路,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效”,已成为十一中人的责任和使命。“明礼、诚信” 十一中精神文化内涵孕育其中。学校正在通过“合力工程”、“育苗工程”、“育英才工程”和“一帮三”的方式,努力追求“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教学质量”的目标,各项工作成绩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学校已成为西宁市的12所强校之一,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在过去的几年里,学校发展稳中有升,连续被评为西宁市教育局政绩突出单位,中考成绩一度处于市属中学前列。先后被评为“西宁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青海省标准化学校”、“省级无烟单位”、“青海省实验示范学校”、青海省和西宁市的“文明单位”、青海省和西宁市的“绿色学校”、“青海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青海省平安校园示范校”、“西宁市交通安全先进单位”、“西宁市创卫示范学校”和西宁市“联片教研”实绩突出单位、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地址:西宁市南大街130号站长:信息中心站长邮箱:admin@xnts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