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九龙幼儿园座落于北京市广渠路31号,于1953年建园,是体制改革幼儿园、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早教基地示范园、朝阳区示范园。幼儿园占地面积4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设大、中、小14个教学班,可接收3—6岁儿童,按班额要求,可容纳490名幼儿。幼儿园现有保教人员86人,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研究型、经验型、成长型教师团队,95%的教师取得学前教育大专毕业证书。幼儿朗诵艺术是幼儿园特色课程,在一支实力雄厚的幼儿朗诵艺术专家的引领下,孩子们先后取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睡前宝宝故事秀及亚洲超级星秀大赛等奖项,幼儿园积极为孩子们提供电视台、广播电台、社区等锻炼的机会、成长的平台。九龙幼儿园将竭尽全力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锻炼强健的体魄、开发幼儿的智力潜能,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激发幼儿求知欲,学会合作交往,使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幸福、美好、快乐的童年!名称: 北京九龙幼儿园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1号电话: 67786418 邮箱: jiulongyoueryuan@sina.com
番禺区石碁第二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始创于1985年春。由当时附近几间“戴帽子小学”的初中部合并组成,迄今已有23年办学历程。刚组建时只有两个级10个班,学生530人,教师27人。学校座落于原小龙村村民烧香拜神的“观音堂”旧址。学校仅有一座占地900m2的三层楼房,还有前面一个沙地篮球场。校园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后来,陆续建起了实验楼、综合楼,2002年再次增建了一栋综合楼。2006年1月,向小龙村租用校门对面的7.5亩土地作停车场用地。目前我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育人环境不断优化。学校占地面积40317m2,校舍建筑面积13917m2,有标准200m环形跑道运动场。校园绿树掩映,四季如春。校园规划和布局基本合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基本分开。配备了32个计算机教学平台。图书馆藏书4.7万册,生均藏书量36册以上,有150种的教参资料、工具书和76种报刊。每年新增图书比例不少于藏书量标准的1%。常规教学仪器、设备和场室基本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学校已初具规模,现有教学班三个级共23个班,学生1154人。教师8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在职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48人。有番禺区骨干教师3人、区中心教研组成员3人、镇中心教研组成员7人。多年来,我们在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伟大思想指引下,坚持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立了“立德为首,以人为本,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以质量树形象,以改革求发展,以科研上水平,以管理创效益,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形成了纪律严明、作风严谨、质量优良的特色,博得社会的赞誉。建校以来学校曾被评为广州市教育系统电化教育优秀学校、番禺市达标学校和多次评为番禺区文明学校,04年评为番禺区一级学校,08年评为番禺区绿色学校,番禺区规范化学校,连续21年中考成绩名列全镇第一,在番禺区同类农村学校中名列前茅。从我校毕业的颜晖皓同学参加高考,成为广东省高考状元。2008年10月,石碁镇委、镇政府决定用两三年时间,投资3300万元,按36个教学班规模设计,将我校原来占地23亩(有土地证,无房产权证)的校舍进行原址重建,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以满足本学区优质学位需要。重建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对我校改造按整体布局,分步实施思路,第一期先进行现行校舍改造,第二期在学校旁边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再征地30亩,届时若资金充裕,继续对我校进行建设。石碁镇委、镇政府一直关心和支持我校的改建、重建工作,镇领导多次到我校视察改建、重建工程的进展情况。整个工程将在2010年12月底前完成。联系地址: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金龙路170号
沙湾兴贤小学为你提供校园风采、新闻快线、校务公开、教育教学、教师频道、学生频道、家长频道、班级主页、学科主页等内容。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兴贤小学电话:020-84742033
南派小学创办于1952年,1962年迁往现址,是番禺区的一级学校。1992年,原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市长、广州市政协主席杨资元先生亲笔为我校题写了校名。现有教学班9个,在校学生301人。学校开办50多年来,区、镇、村领导十分重视教育,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建扩建校舍,完善专用室场建设,配备了计算机、语言实验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同时还建有软件制作室、音乐室、舞蹈室、科学实验室、图书阅览室、体育室、美术室、队部室等功能室,建起了一幢有16个套间的教师宿舍楼。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4185平方米,建筑面积386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65.3%。特别是近三年来,借创强区的东风,区、镇、村共投入10多万元,对计算机室进行升级,改善校舍和校园环境,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人,已全部获得大专或以上的学历。其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5人,中学二级教师职称1人,小学一级教师职称6人,占全校教师的75%。2000年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均达区的优秀质量档次;教师获区级以上奖励25人次,市级奖励2人;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3篇,省级刊物3篇,市级刊物1篇,区级刊物5篇;学校集体获区级奖励12次;学生获市级奖励人次,区级奖励人次。我校的象棋队在番禺区有一定的影响力,多次代表区、镇参赛,其中2人被评为番禺区的甲级棋手。地址: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南派村南顺街30号电话:020-84861191
坑头小学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东南隅,学校自创办到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现在学校旁边的旧祠堂就是原学校的旧址,后来,经过一九九0年危房改造,现在学校占地面积5212平方米,校舍建设面积1986平方米,学校建有一座教师宿舍和一座可容纳600多人的礼堂,学校有篮球场、羽毛球场、仪器室、电脑室、卫生室、体育室、美术室、音乐室、图书室、少先队队部室等。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534人,教职工25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办学以来,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决策,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校在硬件方面在本区本镇算是落后的学校,但是我校立足于现有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办特色,在2000年度和2001年度我校被评为南村镇教育先进单位。现在学校正按广州市一级学校标准选址重建,并将在2005年投入使用,坑头小学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南村镇坑头村
广州市番禺区培智学校创建于1997年,是番禺区唯一一所以招收听力和智力两类残障学生为主的九年制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环境优美,总占地面积53000 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多平方米,运动区面积25000 多平方米,标准教室26间,专用教室23 间。现有教学班级26个(其中听障班7 个,智障班19个),学生331 人(其中听障生73人,智障生258 人),教职员工119人。 学校师资力量良好,现有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人,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 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南粤优秀教师1 人,市优秀教师4 人,区优秀教师21人(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 2004 年以来,学校先后被广东省教育厅授牌为“广东省特殊教育实验基地” 、“广东省随班就读儿童工作指导中心”、”广东省特殊教育网管理中心”和“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 近年来,学校乘着广东省特殊教育基地建设的东风,围绕“三亮点”工程,踏踏实实地做好了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 亮点一:品牌办学,走特殊教育信息化之路 教育信息化是我学校办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品牌特色。在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极力支持下,全校教师上下一心、团结协作,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动力,迅速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全面向前发展。 教育信息化,特别是特殊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新课题,其中有许多需要摸索的路子和研究的课题,相关信息化产品也极富前景。学校在推行信息化的过程中,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渗透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中心密切配合学校,落实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和管理质量的同时,尝试研究开发特殊教育信息化软件,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实现技术增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亮点二:开展职业培训,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学校确立了“为残障学生的自我服务、自食其力和融入社会提供支持”的办学理念,大力为各种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展生活自理、劳动技能和职业教育训练,而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既要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又要努力适应残障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学校在十年的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结合周边生活环境和两类残障学生的学习情况,开设了园艺、烹饪、手工制作、缝纫、家政服务、汽车美容等职训课程,尽量使学生在学会自理的基础上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其中,更是稳步发展了具有番禺培智特色的拳头性专业课程——汽车美容。 亮点三:以生为本,加强课余文化建设 在特殊学校里,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残障学生就会愈加感到校园生活单调乏味,容易形成厌学、怕学的心理。因此,我们针对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也结合教职工的专业特长和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全方位加强了残障学生的课余文化建设。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自2000年起,学校先后 获得番禺区“文明单位”、“巾帼建功文明奖”、“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广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州市消防安全先进单位”、“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先进文化单位”等荣誉称号。 十年风雨,锻炼了番禺培智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展望未来,在政府和社会的关爱支持下,学校将继续发挥基地的辐射作用,大力开展融合教育,朝着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特殊教育学校孜孜耕耘,开拓进取。地址:广州市番禺区石基镇新凌路文边村段10号 邮编:511450 校长信箱::pypz1997@tom.com
广州市番禺区北城幼儿园座落于市桥繁华路乐华街33号,已有22年的办园历程,是直属番禺区教育局主管的全日制公立幼儿园。该园是“广东省一级幼儿园”、首批“广东省绿色幼儿园”、“广东省特级档案管理单位”、首批“广州市示范性幼儿园”、“广州市民主管理三星级单位”、“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全园现有教学班级21个,教职工103人,专任教师7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33人,专科学历43人,教师学历达标100%。北城幼儿园园内建筑布局合理、环境整洁,安全舒适、绿茵如画,各项设施设备按规范化、现代化校园的标准配备:户外设有安全运动操场、沙池、游泳池、大器械活动场、植物种植园地;户内行政办公室、保健室、教学活动室、电脑室和各类功能室(14个)等一应俱全,还配备有达到广东省A级标准的厨房;每间活动室都配有电视机、电脑、钢琴、空调、紫外线消毒灯及安全监控摄像机;全园还配置了先进的校园网络和电视直播系统。 “以德立园,依法治园、科研兴园、优质强园”是北幼的办园思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家长,让北幼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成才的沃土”是北幼的办园宗旨。北幼围绕番禺区“上品教化首善番禺”教育发展计划及《番禺区岭南校园文化建设行动纲要》的要求提出了园“上品教化、优质课程、精细化管理、多元和谐”的五年发展规划的主题目标,并以“让岭南文化丰富北幼文化,让北幼文化凸显岭南文化的特点”为思路,以“寻找——品味——吸纳——传承——创新”为方法,开展“在岭南本土文化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有效地整合岭南人文精神和丰富文化资源,努力提炼其德育内涵,有机地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教育中,使师幼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受到岭南文化独有的文化情怀的熏陶,提升了幼儿园的教育品质,孩子们从中得到了和谐、快乐、自主的发展。同时,德育教育与岭南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以及环境教育成为了北幼的教育特色。北城人上下一心,团结奋斗,凭借规范、严谨、精细的管理和优质、全面、显著的教育成效在番禺幼教的“百花园”中脱颖而出,在做好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承担和努力完成番禺区学前教育的名师工程、幼师在校学生实习、科研课题展示等的培训工作及番禺区幼教辅导片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了公立园的示范辐射作用。“让每一名孩子在北幼健康快乐成长、成才”是北幼教职工共同的心愿!“把孩子放心地交给我们”是北幼人对家长诚挚的承诺!愿您的孩子能在北幼幸福成长!电话: 020-84878766 020-84892692地址: 番禺区市桥镇繁华路乐华街33号
我校位于素有“文明一条街”美誉的南昌路,是一所拥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完全中学。学校领导务实奋进、追求高远、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学校周围高校环抱,文化科研单位簇拥,为学校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园远离闹市,环境优美,桃李飘香,绿树成荫,为学生学习求知和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学校在乌市教育系统获得多项第一:首批德育达标学校、市级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单位、率先荣获2007年全国和谐校园评选人文校园称号等,同时还先后获得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自治区级德育达标学校、市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乌鲁木齐市高中教学综合奖、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50多项荣誉称号。2010年在首府晨报社等单位组织的万名学生、家长评议中,学校以高票喜获“首府十大风云校园”的殊荣,学校领导集体被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群众满意的好班子”的光荣称号。学校现有教学班46个,教职工182人,学生2520人。正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造就了我们如家般温暖自强的四十一中。地址: 乌市南昌路北二巷158号网址:http://www.wlmq41z.cn联系电话:0991-4532134 (教务处)0991-4527552 (校 办)
第四中学筹建于1958年4月,1959年10月成立为市属初级中学。1974年9月,经上级部门批准首次设立6个高中班,在校生达1246人,教职工80人,专任教师57人,至此四中成为一所普通完全中学。1984年升为副县级单位。1987年在校生增至1405人,教职工110人,专任教师100人,高级教师14人,中级教师40人。2002年扩大高中招生规模,在北京路经贸学校建立分校。学校现有教学班43个,学生2497人。其中高中25个班学生1435人。学校占地11084㎡,建筑面积14824㎡。校园建设规范化,布局合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开,教学区现有1栋教学楼,1栋实验楼,教室与教学辅助用房比例达1:1.2以上。生活区现有3栋教工宿舍,配有1个师生食堂。运动区现有标准的200m环形跑道、100m地下塑胶直跑道,1个单双杠运动场,1个排球场,4个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10个露天乒乓球台,1个室内乒乓球活动室,2个体育器材室,1个体操形体训练室。体育健身器械14部。校舍完好,校园空地建有绿化带,草坪,校园绿化面积370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69人。其中专任教师136人,拥有高级教师68名,一级教师44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4人,市级优秀青年教师2人。硕士研究生2名。高、中、初级教师比例合理,高中教师83人,高职教师占40.24%,中级为26.04%,学历达标100%。近几年获自治区和市级先进称号的教师有32名,有39名教师分别在全国、自治区、市级评优课中获奖;撰写的论文有600余篇在全国、自治区、市级获奖或发表,辅导学生获奖650多项,高中毕业生会考合格率为98%以上,高考上线率达93%以上。学校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教育教学成果斐然,我校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优秀实验学校》奖;2007年被推选为“中国和谐校园之星”、获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预防吸烟项目试点学校”、“自治区级德育示范学校”、“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自治区绿色学校”、“乌鲁木齐市级示范性高中”、“市级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单位”、市级“素质教育试点学校”、市级“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市级“校风建设先进学校”、市级“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市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及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优秀单位”、市级“红十字会”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单位”……地址: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长江路422号 邮编:830000电话:+86-0991-5847103
市桥中学始办于1952年,至今已有57年的历史。1996年学校被评定为番禺区一级学校,2000年开始由学校完全中学改制为初级中学,2006学校被评定为广州市一级学校,2007年成为第一批广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学校现有25个教学班,学生1252人,教职员工86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研究生学历占3.5%,本科学历占90%,具有高、中级职称的教师占66%。 学校设施齐全,拥有双向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网络系统。计算机互联网与教室、教辅室以及办公联网,网络满足教学和学校管理需要,每个课室都配有一个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每个教师都拥有一台计算机。。近几年又投入了500多万元用于校舍、电网及校园设备设施等的改造,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 学校位于市桥老城区中心,占地面积8495.2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347平方米。多年来,区政府、教育局等的领导为解决市桥中学的用地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2007年11月,副区长张力仁和时任教育局局长蔡幸波以及时任教育局副局长杨木带等领导亲临我校实地观察,研究解决我校用地不足问题的方案,2008年4月,区政府已做出“市桥中学2010年搬迁到番禺中学北校区”的决定,市桥中学长期用地不足的问题将会很快得到解决。 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的方针,加大实施素质教育的力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素质和办学水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赢得社会的赞誉。学校多年被评为区、镇文明单位、番禺区文明学校、番禺区先进党支部、番禺区优秀团委、番禺区义务社会工作先进集体等。近几年,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科竞赛和初中升高中毕业会考成绩均连年名列全区各中学前茅,学校已连续六年获番禺区初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2008年中考我校720分以上的占考生的10.7%,670以上的占40.5%,700分以上几占全校考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学校初中升高中考试上省一级高中线以上人数的比例一年比一年多,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全校共获区级以上奖项1380人次,其中国家级22项,省级52项,市级195项,区级647项。我校学生德育工作考核优良率都在90%以上,违法犯罪率为零,无不安全事故发生。“多渠道,全方位,求个性,建特色”的办学思路,使得市桥中学在创新中走向成熟,在超越中打造品牌,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届的关心下,我们将以坚定的信念,脚踏实地的努力,把市桥中学办成教学设备先进、教育教学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的现代新型学校。地址: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光明南路69号(近新华书店) 电话: (020)8482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