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高中是2001年经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民委批准成立的一所自治区级公办普通高中,面向全区招生。校园占地165亩,校园内绿树成荫,绿化面积达70%以上,是自治区文明庭院、南宁市花园式单位和治安管理模范单位。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越。建校十年来,我校本着“先办优、办精,再办大、办强”、“高起点、高质量、创品牌”的方针,狠抓教学和管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连续几年本科上线率达到90%以上。 2011年高考,广西民族高中有1087名学生参加考试,其中上一本线242人,上线率22.3%;上二本线以上747人,上线率68.7%;上三本线以上1019人,上线率93.7%。一本、二本上线率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本科上线率创办学10年来最高纪录。同时,理科最高分638分;文科最高分为623分,名列广西第11名。在迎来办学10周年大庆之际,学校高考喜获高分、高上线率双丰收。梁筱璇同学考上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 广西民族高中成立以来,得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及自治区民委、民语委、教育厅、财政厅等部门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自治区人民政府专门下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给予广西民族高中学生享受寄宿制民族班生活补助待遇有关问题的批复》(桂政函[2003]65号)指出:“同意将广西民族高中列入自治区寄宿制民族班范围,给予广西民族高中学生享受寄宿制民族班生活补助待遇,补助标准为每个学生每年600元。”自2010年起,补助标准调整为每生每月100元。上级有关部门领导十分关心学校的办学情况,经常到学校检查指导工作。 为了更好地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我校采取了下列优惠措施: 1、自治区民委在我校开设民族特招班,主要招收广西人口较少民族(京族、毛南族、仫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考生和边境县少数民族考生,适当兼顾民族自治县、国家贫困县及其他市县少数民族考生。按入学考试成绩确定录取名单。三年学杂费(含住宿、水电费)全免,段考、期考总成绩列年级前100名的每月补助生活费300元。 2、自治区民委在我校开设民族女子高中班,主要招收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少数民族初中毕业女生。按入学考试成绩确定录取名单。学费全免,并给予月人均200元的生活补助。3、从第二学期起,凡期评成绩列年级前20名的,免交下一学期学费。 3、所有正取生均享受寄宿制民族班生活补助待遇,每生1000元/年。 4、设立扶贫基金,扶助品学兼优的特困生。 5、考上名牌大学的,学校予以重奖。 办学理念:教为学 人为本 办学目标:以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教学质量,将广西民族高中办大、办强,力争办成自治区级乃至国家级民族品牌高中。地址:广西南宁市武鸣县灵水路1号 联系电话: 0771-6223910 6222202学校邮箱:gxmzgz@163.com
龙腾灵水,凤舞神州。长期以来,学校以践行“办社会满意的教育,为学生未来奠基”之办学宗旨和“人文见长,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让壮乡儿女走向世界”为办学目标,培育了人文见长、自主管理、教研兴校的鲜明办学特色,形成了“严、实、细、活”的教风、“刻苦、求实、自律、进取”的学风和“勤奋、严谨、文明、创新”的校风,铸造了“厚德求知,追寻光明”的武鸣高中精神。在百年岁里,历代武高人秉承走“光明之路”之校训,和衷共济,探究进取,不断成就武鸣高中的辉煌历史。在这里产生了中共武鸣县第一个党小组,中共武鸣县第一位支部书记和第一位县委书记,有8位校友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百年来,毕业生遍布四海五湖,有的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有的成为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一大批学子成为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成为具有奉献精神的各级各类优秀人才,他们像一粒粒种子扎根于神州大地,在新中国的成立、祖国繁荣、民族富强的光辉事业中,奉献出自己一生热血,激励着一代双一代武高人奋发努力。一百年来,武鸣高中吸大地之精华,纳灵水之灵气,如同灵水那一泓清泉,生命不止,奔流不息,在不断超越中成为一所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学校。心怀天下,自强不息,勇于进取,追寻光明,是为灵泉之魂,是为武高之魂。百年辉煌造就了武高人的精神家园,也在继续编织着武高人未来的梦想。百年历史形成的特色文化,将成为武高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成为武鸣高中新百年发展的强大动力。新百年的第一页翻开了,新一代武高人一定不辜负前辈的期望,让我们一起祝福武鸣高中的明天:一帆风顺,永葆青春。学校地址:广西武鸣县灵水路6号邮编:530100Tel:0771-6226071站长:admin站长邮箱:wmxiaobao@126.com
北海市第九中学创建于1999年,座落在广东路与站前路交汇处,西临火车站,交通便利;南近中国第一滩——北海银滩。校园内花团锦簇,风光旖旎,清雅宜人,充满人文氛围。作为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市直中学——北海九中(2002年秋升格为完全中学),学校占地面积38798.8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一幢五层共38个教室的教学大楼;校园电视网络和电视台设施先进,独具特色;标准4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具有广西一流水平;能容纳近千人同时就餐的食堂;2幢高规格学生公寓楼,1幢功能齐全的综合科技大楼。学校求贤若渴,广纳贤才,靠“外引内培”的人才战略,逐步拥有了一支专业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21人,高级教师46人,一级教师102人;在读研究生9人;在读博士生1人,一线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坚持“发展个性,健全人格,让每位学生成功”的办学理念,全面提高办学质量。高考连续数年取得好成绩,近年连续获北海市一等奖,为高等院校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大学预备生,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有知识、有个性、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电话:0779-3211216 地址:广西北海市广东南路与站前路交汇处邮编:536000
葱茏秀林溢书香,德渥群芳竞风流。 横县中学地处美丽的花都名城,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为创办于康熙廿九年的郭公讲院(后称“秀林书院”),1923年改为县立中学。现为广西示范性普通高中,有53个教学班,203位在编在岗教职工,3348名在校高中生。 横县中学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拥有中学高级教师50人(特级教师3人),中学一级教师78人。在这个骨干教师团队中,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4人,“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公派留学教师4人,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A类培养对象4人,B类培养对象7人。市、县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60多人,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每学期通过自治区教育厅外语培训中心外聘外籍英语教师2名。 横县中学校风教风学风优良。基于深厚的校园文化积淀的基础,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充实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的内涵,加强学校软硬件方面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品位。传承横中300百多年优良的历史传统,秉承“崇实尚志,自强不息”的校训,践行“严谨 乐道”的教风,倡导“博取 砺精”的学风,营造“文明、团结、求实、进取”优良校风,坚持“为了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发展”的办学理念。牢记育人为本的根本宗旨,以让每一个学生成长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着眼学生潜能开发,关心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培养好每一个学生,使所有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发展潜能得到激发,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成长,更好地发展。 凝练书院文化,追求文化化人。学校立足学校特殊的历史文化,着力打造学校特有的显性文化,培育学校的隐性文化,创建学校的文明文化。实施的载体主要有:通过开展《秀林书院学约》的解读、诵读、写心得体会、文艺表演;展示书院学约的名言警句、组织学生参观校史室、安放万世师表—孔子塑像等展现学校300多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挖掘横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涵,组织学生听革命故事和参观校史室等,由此拓展开来的学校的显性和隐性文化建设系列活动,较好地发挥文化化人的作用,让学生分享到横中特有的精神食粮,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学校让学生体验自主管理,创建发展特色。自主管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将德育单向灌输变为参与式道德实践,从生活自主管理、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参与学校管理三大方面入手,搭建学生自主发展的各种平台,全面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在抓好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学校把高考备考当做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备考工作抓早抓实抓细。领导班子细致研讨,制定对策;各部门结合实际细化要求,在高考复习策略的制订、月考成绩对比分析等方面下足功夫,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负责具体实施;落实拔尖扶中补差的辅导工作,通过网络或派遣教师外出搜集高考信息;邀请名校特级教师到校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讲座。 近年,横县中学的教学质量不断迈向新台阶,教学成果喜人:2009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152人,二本上线人数616人,三本上线人数918人。在保持二本、三本上线人数原有优势的基础上,一本上线人数,比2008年增加19人。2010年高考,实现了“三个增长”,即高分层(600分以上)人数,二本、三本上线人数均实现新增长:1、600分以上2人,最高分614分(苏永吉,理科),其次608分(苏豪,理科)。2、一本上线人数152人;二本上线人数716人,比2009年增100人;三本上线人数1241人,比2009年增323人。其中,苏永吉同学考取北京大学,本硕连读。成为横县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考取清华、北大的第20人。横县中学因高考成绩优异,连续五年获得“南宁市毕业班工作优秀奖”荣誉称号。2009年—2010年,横县中学共获得“南宁市‘百佳’文明市民学校”等11项市级荣誉,“横县教育系统宣传工作先进集体二等奖”等7项县级荣誉。 横县中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日趋完善,设施齐全、先进,2009年毕业班所有教室全部装备多媒体设备。 按县委县政府的有关文件,2008年县委县政府把已经并入县职教中心的县进修校的校舍划给横中使用(占地8.3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2010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横县县城莲州路以北征地300亩,建设横中新校区,投资约2.5亿,全部由县政府和上级项目资金投入,目前该项目已经立项完毕,相关工作正按计划按程序加紧推进。 横县中学的前途无限美好!地址:广西横县横州镇教育路25号 邮政编码:530300投稿邮箱:hzta88@126.com
蒙山县第一中学为全日制普通高中,是广西推进素质教育一级学校。学校初建于1959年,原是蒙山中学的高中部校区,后相继改名为蒙山西河高中、蒙山镇中学、蒙山镇一中,2003年7月升格更名为蒙山县第一中学并创办高中。 在办高中的短短几年时间里,学校在激烈的高中招生和升学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全县人民的信任。2007年秋季学期学校初中部整体剥离,扩大高中招生规模,我校现已成为具有29个教学班的高级中学。 学校校园面貌日新月异。校园环境不断提升文化品位,打造文化品牌,增强先进的文化教化力。如今,学校已成为全县学生生活条件最好的花园式学校,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是全县父老乡亲信任、县内外学子向往的学校。 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连续9年评为蒙山县“十佳学校”、05年获“梧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梧州市中小学校常规管理优秀学校”和“梧州市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2007年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单位;06、07年连续两年获梧州市高考成绩二等奖,获我县高考成绩特别贡献奖;08年获蒙山县高考成绩一等奖。 学校坚定“我相信我能飞”的信念,师生奋发砺志,拚搏进取,不断取得显著的成绩。
柳州高中肇建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初名柳州府官立中学堂,由柳州知府倪光熊奉令创办。其后,由于历史的变迁,学校数更其名,先后使用过“柳州中学”、“柳州八县合立中学校”、 “省立第四中学”、“省立柳州初级中学”“柳州高中”等名称,1962年最后定名为“柳州高中”,沿用至今。柳州高中也曾几易其址。世纪之初,开始按国家示范高中标准筹建新校园,于2005年11月25日落成迁入。柳州高中校园坐落在秀丽的柳江河畔桂中大道高新五路,占地408亩,建筑面积100000㎡。学校拥有完善的硬件设施,拥有四栋教学楼100间教室,在校学生4077名。教职工总数275人,其中特级教师12人,高级教师86人,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60人。柳州高中遵循“全、勤、严、实”校训,坚持“让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培养人格健全、自主发展的现代人”的办学理念,传承“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柳高精神。依托柳州高中近百年积淀的深厚办学底蕴,柳高人不断革故鼎新,为继承和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成为享誉八桂、知名全国的学校。柳州高中先后被确定为“广西首批重点中学”、“广西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学校”、“首批中国百强中学”、“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中华传统美德学校”、“广西中小学规范管理十佳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联系电话 0772-2696608 2696609学校地址:柳州市桂中大道高新五路西
靖西县安德中学坐落于靖西县安德镇风景秀丽的灵山脚下,学校创建于1956年,前身为靖西县第二初级中学,1968年起增办高中部,2007年8月高中部并入靖西二中。学校现有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五百余人,学校占地面积27880平方米,校舍面积4516平方米,劳动实践基地16亩。几年来,通过实施国家贫困Ⅱ工程、“义教工程”、“边境大会战”、国家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等项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教学设施比较完善,各功能室较为齐全,各种教学仪器装备已达到“普实”要求。有200米环型跑道,三个篮球场,一个排球场,一个羽毛球场,五个乒乓球台等运动场地。学校严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谨治校,坚持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线的治学思想;坚持紧紧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思想,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争名师,实现全校干部教师整体素质的优化和提高;坚持德育为首,安全第一的思想,创建和谐校园,落实责任制;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充实功能教室设备, 实现办学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如今,已形成了“爱国、尊师、勤奋、守纪”的优良校风、“自信、奋发、刻苦、惜时”的良好学风和“负责、奉献、科学、创新”的严谨教风。学校曾获得县“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普九攻坚工作’二等奖”、“常规管理考评优秀学校”等称号。学校以 “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以德立校、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全校师生正以饱满热情,为办成“有特色的乡镇中学”而努力!通讯地址:广西百色市靖西县安德镇安德街120号邮政编码:533814联系电话:0776-6460020
蒙山中学是蒙山县唯一一所完全高级中学,创办于1924年。学校座落于风光宜人的湄江河畔,占地52000.26平方米,建筑面积37137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精巧整洁,庭院古朴,花木葱茏,曲径通幽。在这古朴清幽的校园里,一代又一代的蒙中人践行着“为了学生的进步,为了教育者的升华,为了学校的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光大着“坚韧厉行”的庄严校训,弘扬着“严教、勤学、奋进”的优良校风,突出蒙中特色,励精图治,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成为桂东湄江河畔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1988年,“蒙山中学”被载入《中国著名中学》一书。 蒙山中学由刚建校时的一个班、几名教师,已发展到了今天的30个常规班,学生1665人,教职员工130 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职称29人,中级教师职称37人,自治区特级教师1人,自治区“21世纪园丁工程”培养对象 B类1人, C类6人,市学科带头人3人,市骨干教师7人,攻读研究生8人,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己经形成。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基础建设取得会很大的成就,有可容纳31个班的教学楼一座,设备齐全、仪器先进的理化实验楼一幢,环境清幽的教工宿舍大楼五幢、舒适雅致的学生宿舍大楼两幢、干净卫生的学生食堂大楼一栋;有300米跑道的田径运动场、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电视中控室等设施;每班配有电视机、幻灯机,各行政办公室和教研组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即有利于学校的现代化管理,又便于教职工查询资料,制作课件,能及时接受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信息,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的良好配备已达到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标准,形成了良好育人环境。 八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蒙中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学有所成,建功立业,谱写了蒙山中学辉煌的历史篇章。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漫远、新派武侠小说家梁羽生、著名太平天国历史学家钟文典、原自治区人大副主任彭贵康、著名作家王云高、留学博士何永祺、易江林、李学耕…….数以千计莘莘学子从这里走向五湖四海。难以说清蒙中熔炼出多少学术精英、商界名流、艺坛泰斗、体坛冠军,他们或在为祖国腾飞添砖加瓦,或在为家乡发展大显身手,他们都是华夏的栋梁,是蒙中的自豪与荣光。 八十一年,沧海变桑田。如今的蒙山中学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踏浪前行,更加青春焕发朝气蓬勃。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蒙山中学 “坚持一个中心,强化两种意识,树立三种观点,搞好四个结合,实现五个突破”教育科研的发展思路,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质量有口皆碑。在教育大发展的最近十年中,蒙山中学更以扎实科学的管理和苦教勤学的精神在教学质量上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2001年,我县高考取得辉煌成绩,上线率在全区91个市县中学文科获第五名,理科第十六名。2004年再创新高,本科一、二批上线人数比历史最高水平增长74%。荣获梧州市高考成绩优秀学校二等奖。2005年再上一个台阶,荣获梧州市高考成绩优秀学校一等奖。近十年来,奋发的蒙中人捧回了一块块全国和全省的先进牌匾,摘取了数不清的竞赛桂冠,使蒙山中学这所永安明珠放射出耀眼的光华。 蒙山中学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是社会关心支持和学校改革创新的结果。 县委县府领导多次强调:要把蒙中办成梧州乃至全区一流的学校,不仅要让蒙山人民放心将自己的子女留在蒙山就读,还要把蒙中变成外地学子向往的学校。自2000年开始,县委县府每年实行高考奖励政策,奖励师生,还专门设立了“奋发奖学金”,奖励期考年级前20名的学生。 我们的老校友香港著名新派武侠小说家梁羽生和旅居台湾的何国清先生也在时刻关注着母校的发展。1989年,陈文统捐资设立“陈文统奖学金”,用以奖励每个学期期考各年级前十名的优秀学生。1994年,何国清先生捐资设立“何三记奖学金”,用以奖励每年高考前十名的优秀学生,这是怎样的鼓励和期待呀! 正是前辈和所有父老乡亲的支持与关爱,给了我们更多奋斗拼搏的力量和信心。我们的学子们走出校门,将秉承这个优良传统,努力地回报家乡,汇报社会。邮箱:zhouweixun@mengshanzhongxue.com
昭平中学前身为“县立国民中学”,创办于1937年,1982年定为县重点中学,2005年2月晋升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在昭平县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办学的道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深山名校”的美称,被誉为“深山飞出的金凤凰”。昭平中学是广西、全国首批绿色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布局合理、规划科学。掩映于绿树丛中的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实验楼等现代建筑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的小花园遍布其间,成为莘莘学子求学成才和令人向往的理想校园。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08名,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9人,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骨干教师8人,省市级优秀教师22人,研究生10人,留学归国教师2人。学校现有5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700多人,是贺州市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普通高中。“笃信奋勉”是学校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是学校的校风。学校遵照“三个面向”的指示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大教育创新力度,绿色教育、校园文化、德育教育等办学特色日益鲜明。校刊《春草》荣获全国最佳校刊评比一等奖,文化长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展现了校园文化的多个亮点。我校与广西师范大学合作,是教育科研实习基地;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日趋增强,是广西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昭平中学连续13年大专以上上线率居地市榜首,实现“十三连冠”和“十五年夺冠”。先后有9名学生进入广西文、理科个人总分前十名。这里已培养出广西文科个人总分第二名的曾红梅、广西理科个人总分第四名的林杨,高考广西化学科状元陆新林。1984年以来,已为国家输送了9000多名大学生,其中考上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就有900多人,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有7人。2007年高考文理科个人总分双双荣获贺州市第一名。昭平中学是自治区首批文明学校,是区党委和区人民政府命名的文明单位,是教育部和环保总局首批表彰命名的“全国绿色学校”。2003年元月昭平中学又荣获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殊荣。昭平中学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焯;自治区领导曹伯纯、潘琦、李纪恒、袁凤兰、吴恒、李达球、区教育厅厅长余益中、贺州市委赵乐秦书记等曾先后亲临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对昭平中学良好的环境、优良的校风、严格的管理和高质量的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昭平中学也是各种媒体高度关注的地方。2008年10月中央电视台播放反映我校办学重要成果的专题片。此外,广西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广西日报》、《今日广西》、《贺州日报》等区内外主流媒体对昭平中学也特别关注,先后多次刊载图文报道学校的办学业绩。时代进入二十一世纪,昭平中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按照昭平县委政府“创名校,出名师,育名学子”的指示精神,正在努力扩大优质高中资源,把学校办成区内一流、有特色、高质量、全国有影响的示范性重点高中。2007年昭平中学隆重庆祝70华诞,昭中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昭中”人将以更雄健的步伐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富川高中创办于1930年春,座落在富川县城之西北隅,占地7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学校曾先后易名为富川县初级中学、富川县国民中学、富钟县第二初级中学、富钟县富阳中学、富川县富川中学、富川县高级中学、富川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园绿树成荫、鲜花常开、环境幽雅、风景宜人,是一个工作学习的好地方。目前,在校生达2200多人,在职教职工133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职称教师26人、中级职称教师69人,研究生毕业3人,在读研究生68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8%以上,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B类人才10人。近年来教师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的论文有100篇,有8个研究性课题被自治区级以上立项。富川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校风好、学风浓、教风严。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强化各种常规管理。制订了“严、勤、礼、恒”的校训,提出了“教其做人,育其成才”的办学理念;树立了“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教风和“勤于钻研,立足创新”的学风,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70多年来,共培养出近20000名毕业生,这众多的学子,在走出校门后,为社会的进步、祖国的繁荣进行了奋力拼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母校增了光,添了彩。原国家民委副主任、自治区副主席奉恒高、原自治区统战部副部长程若天等一批高级领导干部和李明、赵明旺等一大批尖端科技人才曾就读于该校。富川高中学生在历年高考中均取得优异成绩,2005年高考,该校白梅林同学以理科总分696分的成绩荣获贺州市第一名被北京大学录取,肖艳银同学以文科总分647分的成绩获贺州市第一名;继2005年高考,2006年高考又取得优异成绩,蒋文婷同学以文科总分626分的成绩获贺州市第一名,甘国靖同学以理科总分678分的成绩获贺州市三县一区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录取。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学校共有6000多人进入高等院校深造,其中有100多人进入清华、北大、中国人大、浙大、复旦等全国名牌大学学习。富川高中在历届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的校领导班子带领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齐心努力下,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和办学水平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荣获“广西区文明学校”、“广西区教育工会先进集体”、“广西爱科学月先进集体”、“广西区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广西区中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广西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考古科技作品荣获国家级科技金质奖。2003年以高分顺利通过自治区普通高中一级学校的评估,并获自治区评估专家组推荐参加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立项建设学校评选,2005年已被列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校。近年来,富川高中乘借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校的春风,朝着创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既定目标“不待扬鞭自奋蹄”。学校地址:广西富川县富阳镇文教路68号联系电话:(0774)788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