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川道南中学校座落在集“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等五项桂冠于一身的金佛山脚下的重庆市南川区城区,地势开阔,风景优美如画,文化底蕴深厚,是南川最早的新文化教育的发祥地之一。道南中学创建于民国6年(1917年),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共地下党在川东南活动的重要据点之一,原南川县首批高完中和原涪陵地区重点中学,2007年4月30日,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重点中学。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教育实践中,道南中学秉持“见贤思齐,止于至善”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爱国爱校、诚朴勤勇、团结奋进、负重自强”的校训、“严谨乐学、文明向上、尊师爱生、民主和谐”的校风、“教书育人、敬业乐群、言传身教、无私奉献”的教风、“勤学守纪、求真求实、笃思创新、全面发展”的学风,在短短的几年内迅速发展壮大,已成为渝南黔北地区较有影响的一所现代化特色学校。道南中学占地面积90亩,规划面积103亩,现有76个教学班,其中高中42个,初中34个,5100余名学生。教职工244名,其中,专任教师210人,重庆市特级教师1人,重庆市名师1人,重庆市学科带头人1人,重庆市高评委1人,重庆市级骨干教师20人,区级骨干教师40人,中学研究员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40人,中学中级教师人76人,研究生8人,在职研究生21人。从2000年至今,道南中学已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加大设施设备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新教学楼、标准化的微机室、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室、学术报告厅、阶梯教室、图书馆、多功能艺术训练厅、标准的400米塑胶运动场、学生食堂、学生公寓等设施设备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1000兆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已进入到每个办公室和教室。而今走进道南中学,仿佛走进了一座清幽怡人的园林。这里绿树衬新楼,鸟语伴花香,漫步其中,不知不觉间淡远了尘世的喧嚣。微风在花草间穿行,阳光在树叶间嬉戏,不禁让人学习怡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办富有特色的教育模式,为道南中学增添新的活力。一是加强“宏志班”办学特色。道南中学于1996年秋期,继北京广渠门中学之后在全国办起了第二个、重庆市第一个“宏志班”,至今已历经15个春秋,送走了13届毕业生。宏志班每届主要从农村学生中招收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贫寒的学生40名,通过道南校友会、企业集团、学校师生捐款和学校自筹经费等方式,保证了每个学生每月平均50元的基本生活补贴、特困学生学杂费减免和困难补助。截止2011年10月止,学校共筹资金240万元为他们撑起了一片求学的蓝天。历届宏志班的学生品学兼优,具有特别爱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团结、特别守纪律、特别有感情、特别爱劳动、特别有礼貌、特别有志气的品质。从1999年至2010年的每年高考中,宏志班学生的升学率均为100%,其中80%以上是本科或重点本科,不少学生考入了重点名牌大学。自从道南中学创办“宏志班”以后,高中生源不断扩大,已由96年的2个班发展到今天的42个班,学生人数由几十人增加到3000多人,高考上大学的人数由几人十几人上升到2011年的751人,升学率也由百分之几提高到90%以上。道南中学“宏志班”在重庆、全国乃至国外都有相当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二是加强“艺体” 特色教育。道南中学根据自身实际在高中积极发展艺体特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忠实履行素质教育。学校每年将体育、音乐、美术等具有一定素质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培训,安排有相当教学和管理经验的体、音、美老师当班主任和任课,进行专门的培训和管理,让更多的学生考上更好更理想的大学。历届艺体升学总人数、上本科人数和升学率均在南川区居第一位。2006高刘胜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北京体育大学,这是恢复高考以来南川区考入该校的第一人。道南中学艺体活动丰富,成效显著。大型舞蹈“火把节”代表南川参加了重庆市团委举办的“乡村青年文化节”获优秀奖;器乐合奏“自由”获重庆市中学生艺术展演优秀奖;在重庆市“长安杯”硬笔书法大赛中,王海涵、李佳音同学分别获一等奖和三等奖;李佳音同学代表南川参加第八届中国广播电视、电影冬令营才艺大赛重庆赛比赛总决赛并获等次将。2005年以来,道南中学高中田径队在南川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实现了“六连冠”的辉煌的成绩。道南中学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先后荣获了全国外语实验学校,重庆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重庆市学校卫生先进集体、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重庆市国防教育示范单位、重庆市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重庆市传统体育项目(田径)学校、重庆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电化教育先进集体、重庆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班组、重庆市学校食堂分级量化等级达标示范食堂、重庆市校务公开先进集体、重庆市“十五”期间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模范职工之家、重庆市教育系统安全文明校园、重庆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体育道德风尚奖、重庆市卫生单位、重庆市优秀家长学校、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重庆市精神文明单位、重庆市卫生与健康促进示范校、重庆市“平安校园”、重庆市“唱读讲传”示范校等20余项重庆市级及以上荣誉和100余项南川区级各种集体荣誉或称号。早在1937年,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和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四川省省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澜等党政要人、专家学者曾到道南中学讲学并题词贺勉。在道南中学这块育人的沃土上,走出了一批以原北京炮兵学校校长任浩若中将,原北京图书馆馆长著名考古专家徐自强先生,原四川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鄢国森博士,原四川省委宣传常务副主任胡晓风同志,全国著名水利专家周隆畏、张家辅先生,现重庆市人大常委副主任、重庆市总工会主席胡健康同志,南川第一位清华学子、世界第三大电站溪落渡电站副总工程师文小平先生,我国第一位环艺博士陈六汀教授,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国家一流画家郑洪流教授,重庆市前50强民营企业家袁志华先生等为代表的上万名党政军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其他各类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的繁荣强大,人类的文明进步,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施展自己的才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造就了一支以获得重庆市职工信赖的好书记、南川区“十佳杰出青年”、“振兴南川十大争光贡献奖”、南川区“十佳校长”等荣誉称号的任国君同志为代表的特别爱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特别能落实的干部队伍和以荣获四川省德育先进个人、重庆优秀德育工作者、重庆十佳教育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称号的周南钢同志及以获得重庆市特级教师、重庆市名师、重庆市学科带头人、重庆市杰出人才等荣誉和中学数学研究员职称的汪仁友老师为代表的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成绩突出的教师队伍;培养出了以荣获“中国中学生第二届正泰品学奖”特别奖、第三届全国“十佳孝贤”之星、“2006感动重庆十大孝顺儿女”、“2006感动重庆十大市民”和2007年“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称号并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的“中华孝贤”马福元同学为代表的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的“四有新人”。中央电视台、重庆市电视台等国内多家媒体和国外《环球时报》多次对道南中学进行专题报道。校区地址:重庆市南川区文化路23号电话023-71640863传真:023-71640863
綦江实验中学地处巍巍古剑山下,潺潺綦河畔,毗邻美丽的南州公园,环境优雅,鸾翔凤集。 学校始建于1942年。1999年綦江师范学校与綦江教师进修学校合处办学。2003年兼并綦江电大站。2005年4月,在綦江师范学校的基础增设綦江实验中学,同时成为重庆市联招学校。现在学校实行一套班子四块牌子的综合性办学模式,职前教育方面是高中与师范并存,以高中为主,现有职前教育48个班,2597名学生,职后教育方面是进修校与电大并存,现有学员1050人,22多个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工193人,其中专任教师142人。 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在县委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坚持“立校以人为本,发展发质为本,工作以校为本”的办学理念,弘扬“着眼未来,团结拼搏、无私奉献、求实创新”的綦师精神,以建设两支高素质队伍、办学质量达到较高水平、硬件建设达到一流标准的重庆市重点中学为目标,对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开展“讲团结、讲正气、讲风格、讲奉献、讲学习”和“干部有正气,教师有骨气,学生有志气,学校有朝气”教育。全体行政人员推行公开承诺服务,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用真诚去感动人,用善良去团结人,用勤奋去带领人,用成绩去激励人”。全体师生员工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近几年,学校先后被评为“重庆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重庆市民主管理先进集体”、“重庆市财务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治保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重庆市精神文明单位标兵”、“重庆市市容整洁单位”、“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 、“重庆市安全文明先进单位”、 “重庆市精神文明单位标兵”等,被县有关部门评为素质教育质量管理一等奖、五好领导班子、先进基层党组织、最佳文明单位、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计划生育一等奖、综合治理一等奖、学校体卫工作先进单位、无偿献血先进集体、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财务工作先进集体、校务公开工作先进集体、档案工作二等奖等。同时学校又是綦江县师资培训中心、普通话测试中心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试中心,是綦江县文学校园、书法校园,綦江师范学校荣获重庆市办学水平评估优秀等级。 办学理念:让每位独具个性的学生都充分发展。 办学目标:渝西地区高中名校。 办学思想:立校以人为本、发展以质为本、工作以校为本。 校训:志远 学高 身正 行笃。 校风:砺志 强身 乐学 进取。 教风:严谨治教 厚德载物。 学风:勤思好问 学以致用。地址:重庆市綦江县陵园路50号 邮政编码:401420 技术支持: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信息中心联系电话:023-48653992 传 真:023-48653992 网站联系电子信箱:qjksm@163.com
青青云雾山峻秀,滔滔龙川江水长。南川三中地处渝南之重镇,离巴渝主城咫尺之遥。几起几落,进得知天命之秋,追寻旧梦令人荡气回肠。创业之路本就起伏跌宕,侪辈岂可沉缅于历史之忧伤?回顾过去,为开创美好之未来;展望前程,让理想插上腾飞之翅膀。 南川三中,于1958年应运而生,稚嫩之生命怎能抵挡雨骤风狂?命运多舛,学校停办,教师袖手,学生遣散,一代渴求知识之青年被抛入野外郊荒。于1963年恢复办学,三中呈现出一线眩目之希望。桃李不言,尽情地吮吸着大地母亲之甘甜乳汁;下自成蹊,欢娱地憧憬着报效祖国之祟高理想。然“文革”烈焰一夜之间喷发,竟让成千上万之学童叹息彷徨。停课革命,停止招生,人无事事,资源闲置,造就了无以数计之新文盲。 1971年9月13日,林彪折戟沉沙。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一朝覆亡。1978年,三中全会之风吹拂神州大地,南川三中经由几代人之勤奋耕耘,书就了一部史诗般之杏坛春秋,再不是令人望而却步之亘古洪荒。今日之三中,林荫森然,鸟语花香。此处虽无通幽之曲径,却有令人陶醉之风光。虽无地域之优势可言,却有一抔圣洁之沃壤。虽未获丰厚之经费投入,却同样惹人深思遐想。红墙青瓦之校舍,古朴典雅;雪白桔黄之建筑,生气盎盎。五十年教育成就硕果累累,五十年发展势头蒸蒸日上。诚信办学,社会地位坚若磐石;笃定方略,群众称颂校誉益彰。农工商学,科技高端,无处不有校友拼搏之身影;党政军民,谋众福祉,无处不有校友辛勤奔忙。 南川三中环境优越,宜居镇动听之地域名称,洋溢着山与水之神韵,弥漫着瓜与果之芳香。人杰地灵出英才,天遂人愿赐兴旺。历史老人早为南川三中量身打造了一曲悦耳动听之管弦,倾诉着溢美三中之衷肠。 金鹰凌空腾飞,比翼更有鹅凰。金凤翩然起舞,龙川名播远方。中江高架石桥,白鹤扶摇直上。三中尽享福禄,甘泉溅珠砖坊。大型企业入驻,前景大放光芒,高速出口官溪,续造路通黎香。 南川三中发展由小变大兮,南川三中崛起由弱变强。三中人在悠扬之轻歌中风发意气兮,三中人在袅娜之曼舞中豪情万丈。三中人敢为人先兮,三中人乐于山乡。三中人忠诚教育事业兮,三中人决意再创辉煌!站长邮箱:348164305@qq.comQQ:348164305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高级中学校(四川省成都市航天中学校),原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2006年5月移交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政府管理。学校先后被评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首批重点中学、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和成都市文明单位标兵。按照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和区委、区政府“两个带头”的要求,根据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布局的统筹规划,在大面街道投资4亿多元建设我校高中部新校区——成都经开区实验高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300余亩,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学校以优雅的人文环境、领先的硬件设施、优秀的师资队伍、严格的教学管理和一流的教育质量,以校风正、学风浓和“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育人特色而享誉桃乡。 学校目前设有初中部和高中部两个校区,现有教学班114个(初中40个班,高中74个班),在校学生6440多人。现有在岗教职工439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5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21人,中学一级教师152人,研究生33人,大学本科以上毕业417人,省部级优秀教师2人,四川省特级教师9人,四川省骨干教师2人,成都市劳动模范1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8人,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2人,成都市师德标兵1人,成都市师德先进个人1人,龙泉驿区骨干教师22人。 2011年秋季开学高中部已全部迁到新校区,学校将秉承“卓尔不群,雅通天下”的校训,坚持“卓雅”教育理念,努力把学校办成人文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中华名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镇车城西四路111号邮编:610101
开县敬业中学是由企业界人士何云之先生独立出资于一九八三年兴建,当时是全国第一所民营高级中学。初始教师队伍由离退休知名教师组成,其中不泛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中学校长,可谓广纳人才。由于这批教师德高望重、恪尽职守,教学成绩斐然;引起了原四川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局的高度关注,并多次派员来学校视察,在地、县两级形成了“敬业中学热”,被树为典型。当时的学生及家长选择是要么读开县中学(省重点),要么读敬业中学,一时间多种表彰接踵而至。当时学校的升学率是不言而喻的,以致后来这些学生深造出身社会后,在党、政、军、科技、教育、企业等领域成为领军人物,影响深远。九二年国家三峡电站项目确定后,我校属淹没地带,必须搬迁,这时学校处于两难境地,短期内搬不了,再投资扩建又不可能,恰好这段时间国家加大了公立学校的投资力度,办学条件空前提高。我校与之相比相形见绌,一时间学校风光不再,沉寂了一段时间,学生人数徘徊在6-8个班,500人左右。二00六年学校移民搬迁正式启动,基于民营学校特殊的社会地位,我们把握了两点:一是只求精干,不求规模;二是重建要高起点、高标准、不落人后。二00七年新校舍落成,按24个班可容纳学生2000余人设计。移民搬迁得到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市政府、市教委、县政府、县教委、县移民局等都在政策范围内给予倾斜。新校舍座落在开县新县城锦程路四号桥,学校有教学办公楼,学生公寓楼、学生实验综合楼、教师宿舍、塑胶操场等齐配的功能设施,校园绿化也即时跟进。学校目前的第一要务是抓教师队伍的建设,除了继续聘用部分知名退休教师外,还重点在国家知名师范院校选聘了一批优秀的毕业生,组成教师的梯队结构。对教师的先安居、后乐业,我校作了如下工作:免费提供住房,参加社会保险,较为优厚的工资待遇。力保教师相对稳定,学校倾其所能为教师提供发展平台。教师培训是重要的一环,老、中、青的传、帮、带是少不了的;走出去、请进来,与名校联姻,要求教师在师德、教学及管理方面有超常的提高、超常的发挥,个个要与知名的品牌教师看齐。教师有宽松的发展空间,没有人为的制约因素。考核是严格的,甚至不尽人情,教师进校要筛选,绩效不佳的自然淘汰出局,因为我们深知“名师出高徒”辩证关系。对学生管理我们强调“亲情化”,与学生交朋友,对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全的学生我们制定了相应的辅导措施。 实施定期与家长的联系制度,要求学生先学会做人,然后是求知,不过分强调拔尖,注重社会适应能力。在我们学校,学校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拿捏得恰到好处。有人说敬业中学学不是一个学校,更象一个大家庭,是的,这就是我们向社会交出的答卷。电话: 023-52661616手机: 13896989836网址: www.cqkxjy.com地 址:重庆市开县锦程路一号邮编:405400管理邮箱:515303080@qq.com
一、学习天堂 都江外实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人们习惯叫“外实校”,是一所全封闭式的住读制管理学校。长期与成都树德中学联合办学。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五粮液集团捐赠3150万元和成都市财政出资在原址恢复重建。华东师大又对口支援我校,并授牌为“华东师大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学校位于都江堰市学府路418号,校园面积108亩,现有6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200余人。教职工224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111人,中级64人,初级48人。专任教师中学历达标率100%,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研修班结业25人,本科毕业213人,大学本科学历占总人数的比例为95.5%。学校以“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一流学校,教育改革的实验学校,素质教育的示范学校”为办学目标,确立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开启成功”的办学理念,始终把校风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放在首位,以“成功人生教育”作为办学特色。曾被评为“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四川省校风示范校”、“成都市模范单位”、“成都市校风示范校”、“成都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成都市文明单位”、 2010年荣获“成都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校本教研引领学校”等。二、放飞希望 一流质量自创办高中10多年来,共9届高中毕业生高考均取得了辉煌成绩,遥遥领先都江堰市各高完中。学生出口比入口增量高于成都市所有国家级示范校,大学本科上线率居成都市15所国家级示范高中(包括四七九在内)的前6位。多次受到成都市、都江堰市教育主管部门表彰。2010年的高中教育经验在成都市高中教育工作会上交流。近几年来,有600多人考入国家“211工程”大学, 90多人考入清华、北大、复旦、中科大、上海交大、南开、浙大等全国前十所名牌大学,为大学共输送了2000多名本科生。毕业生重点大学上线比例高于成都市国家级示范学校平均水平,雄踞都江堰市第一。2010年的高考,我校包揽了理科全市总分前15名,包揽了文科全市前3名,夺得全市文、理科状元,上重点本科居都江堰市上重点本科人数的51%。本科上线比2009年净增加107人,本科上线率达71%。高考各个学科单科以及总分的各项指标均居都江堰市第一名,且名列成都市前茅。三、努力探索 彰显特色1、德育活动 个性张扬学校德育工作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标尺,以“成功人生教育”为平台,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载体。采取“课堂教育引导,课外教育启迪,社会实践培养等方式。从德育内容的层次性、形式的多样性、参与的主体性等层面把学校德育工作落实到实处,彰显其育人功能。各年级,各班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校风学风建设,使我校成为了四川省校风示范校。2、英语特色 傲然挺立我校拥有以全国外语园丁奖获得者,优秀高级教师,骨干教师40余人的英语教师群体,英语课堂教学采取“大容量 快节奏和高效率”的指导思想,集听、说、读、写“四维一体”,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英语魅力。我校被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命名为“外语实验学校”。所申报的课题“中学生英语学习成功策略研究”被中国教育学会批准为“十一五”规划课题。还被中国教育学会中育教育发展中心、美国国际学生交流基金会命名为“中美高中学生交流基地学校”。学校经常邀请外籍师生来校交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外语交流活动。英语高考成绩多年雄踞都江堰市第一名,且生均分高出都江堰市生均20分以上,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3、艺体活动 光彩夺目我校艺体活动丰富多彩,除每年均举办高规格、高质量的音乐节、艺术节,运动会、参与成都市、都江堰市的文艺演出、比赛外,在高考中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音乐方面:每年的专业本科上线率均为100%。邓烨、杨光、王浩乾、杨宇潇等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2010年巫竹荟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学习。美术方面:2010年何丹霓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徐成考入江南大学学习,李诗沛考入北京服装学院等,目前在川内艺术院校就读的本科生就有20多人。2011年,我校再传喜报,景久久上中央美术学院专业线,陈沛沛和刘昱玥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专业线,段颖和姚建良上中国传媒大学专业线等。上四川省美术联招本科线40人。体育方面:我校是篮球、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乒乓球比赛经常囊括都江堰市所有奖项,并代表都江堰市参加成都市、四川省比赛获大奖。目前健美操活动也开展得较好,许多体育特长生获高考加分。4、竞赛活动 异军突起我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科兴趣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培训。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竞赛,近几年来我校组织高中学生参加了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各级竞赛,有40多人次获得国家级奖,20多人获省级奖,40多我次获成都市级奖。我校高2011届4班付子操同学在2010年9月18日举行的第2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中以全省总成绩(理论+实验)第五名的优异成绩荣获四川省赛区一等奖。挤进四川省代表队(全省共取九名),于2010年10月28日至11月4日赴厦门参加第2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总决赛。在总决赛中,付子操同学又取得优异成绩,被确定为清华大学数理基础专业保送生,目前该生已与清华大学正式签订了录取协议书。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目前我国中学生物理最高级别的竞赛,它不仅对参赛学生的素质能力要求极高,而且对辅导教师的辅导水平和能力要求也极高,我校赖宗仁老师积累了丰富的辅导经验,曾经辅导高04届4班胡奎同学,在第2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以总成绩全省第11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四川省赛区一等奖,从而打破了都江堰市中学生物理竞赛16年来的沉默,而今辅导付子操同学所取得的成绩,再一次刷新了都江堰市中学生物理竞赛纪录,也是都江堰市教育史上高中物理竞赛的历史性突破。地址(ADD): 都江堰市学府路418号邮编(P.C): 611830电话(Tel):028-87121118站长邮箱:114122257@qq.com站长:admin
武隆中学创建于1942年,经历了武隆设治局局立初级中学、武隆县县立初级中学、武隆县初级中学、四川省武隆县中学、重庆市武隆县中学等几个发展阶段。校址几经迁徙,开办之初在羊角庙堡(现镇政府所在地)。1952年春,学校整体搬迁到武隆县城油坊沟(现在的县委住址),1958年秋,又由油房沟搬迁到冯家坡原县委和兵役局,直到现在。 武隆中学从1942年创办至今已经历了63个春秋,历经了17任校长。63年的风雨历程,武隆中学不断发展壮大,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优秀人才和建设者。学校现为重庆市德育先进集体、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卫生先进单位、重庆市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重庆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体育传统项目(篮球)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10亩,建筑面积40000M2,运动场面积10000M2,学生公寓能容纳2000个住校生。现有52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4个班,高中38个班,有学生2800多人。有教职工225人,专任教师185人,其中有研究员级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高中级职称教师70多人,重庆市骨干教师4人,县级骨干教师12人,县级学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5人。北师大、外交学院等名牌大学录取。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教育科研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学校承担了两个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即《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研究》和《山区中学生良好素质形成性评价研究》;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课题《高中化学新教材最优化教学研究已顺利结题,其余四个市级课题、八个县级课题正在认真组织实施。近一年来,教师在国家级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10余篇,市级刊物上发表近30篇,县级学术刊物上发表60余篇;赛课、课件、论文获得各种奖励120余人次,学生在各种竞赛中获得县级以上奖励280人次。近三年来,学校每年都获得全县教育督导评估中学一等奖。 学校于2001年提出了创建重庆市重点中学的目标。创重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进行,已为创重工作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新建了教学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教学实验楼,各种设施设备、实验仪器已安装到位。 新建的校园广场漂亮整洁,校园的绿化美化基本完成。一所环境宜人,设备设施一流,管理科学规范的崭新的武隆中学已展现在人们面前。 学校领导班子勤政廉洁,开拓创新、励精图治。强化内部管理,狠抓三风建设,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校风正、学风浓、班风纯,全校师生朝气蓬勃,精神焕发,正在为把武隆中学创建成重庆市重点中学而努力奋斗。 地址:重庆市武隆县冯家坡59号电话:023-77729530站长邮箱:info@asp163.net
成都市大弯中学坐落在风光秀丽的蓉城北郊青白江区大弯街道办事处,它创建于1957年,1978年成为成都市重点中学,1990年成为四川省重点中学,2001年7月成为四川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是四川省为数不多的示范高中和窗口学校。 大弯中学办学50年间共招收48届初中年级、41届高中年级。初中部分除因受“文革”和小学学制变动的影响,初1971级是二年制、初1974级是二年半制外,其余各届初中多是三年制,仅初2004级、2005级、2006级、2007级有少数班是四年制。高中部分在“文革”前招收的6届都是三年制,“文革”中到1982年前招收的11届都是二年制,1982年后至今均为三年制。 从班级数量看,除“文革”初期三年停招,缺招初1969级、1970级和高1969级、1970级、1971级、1972级,因而按学制计算,1967- 1968学年度在校年级只有三个班,最少的是金堂三中建校时的6个班。1976-1977学年发展到35个班。1997年9月迁现址前,按规划及设施条件通常维持24个班左右的规模。之后规模迅速扩大,到2005-2006学年已发展到82个班。 50年间,学校总计招收440个班,其中初中268个班,高中272个班;招收学生23279人,其中高中9070人,初中14209人;平均班额50人左右,多的超过60人。教职工正式编制每班3-4人,总数最少是建校时的29人,现有65个教学班,学生4000余人,有专任教师233人,其中特级4人,高级教师60余人,其总体办学条件已跨入了四川名校的行列。 学校占地182亩,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学校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三部分。教学区包括内含计算机网络和闭路电视系统的教学大楼、设施齐备的科艺楼、现代气派的学苑楼;生活区有可容纳1200余人的学生公寓和食堂;运动区包括一个标准田径场、一个200米的塑胶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校园风景如画,设施一流,钟灵毓秀,人才荟萃,集中西文化于一体,其办学条件是四川省最好的学校之一。 学校根据学校实际和现代教育规律,对学生的管理重点落实抓学生的做人教育。一方面,既对学生严格要求,又大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严格”而不“死板”,既狠抓常规教育,努力使每一位遵规守纪的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中学生;同时,又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班级教育、全员艺术教育以及校园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张扬学生的个性,力争使大弯中学的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健康、自信的性格。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每年均有1200余名学生住校,为加强对其的管理,保证住校生的安全健康成长,学校对住校生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但同时也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力争为住校生提供优质的生活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班主任亲自负责等,保证了住校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干部。学校对学生管理的经验、方法也同样受到了教育专家的一致肯定。地址:四川·成都·青白江区学苑路28号邮编:610300电话:028-83667000传真:028-83667000网址:Http://www.dawan.net
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是2000年由成都三原集团投资1.6亿、经成都市教育局批准创办并直接管理的具备完全中学办学资格的寄宿制外语特色学校。学校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占地300亩,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具备100个班的规模设施(含小学40个班)。校园三面毗河环绕,教学区、运动区与生活区被毗河支流自然分隔,竹树掩映,流水淙淙,不闻尘嚣,环境幽雅。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综合楼、图书馆、学生餐厅、学生公寓、游泳池、体育馆和四百米塑胶跑道运动场。是一所现代建筑美与自然环境美有机融合的高起点、高规格的品牌学校。学校现有校生人数3000多人(中学47个班,2200人;小学27个班,1000人)。学校先后被授予成都市校风示范学校、成都市绿色学校、成都市园林式学校、成都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成都市卫生管理先进单位、成都市心理教育实验学校、首届中国学生健康活力教育优秀单位、成都市实验教学示范学校、新都区文明单位、四川省先进民办学校、全国合格外国语学校、首推为教育部表彰的民办教育先进单位。是具有社会知名度、美誉度、公信度的优质教育资源。专家办学,名师执教学校现有教育专家3名,特级教师2名,省级骨干教师3名,市学科带头人3名,高级教师60名。教师队伍平均年龄33岁,平均教龄14年,结构合理,充满朝气。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个体差异发展教育”的办学理念,形成“多平台、高质量、有特色、国际化”的办学模式,以“追求个体的生命活力,追求个体的做人成功,追求个体的学业成功”为培养目标,奠定个体竞争优势,面向个体终身受益,形成“追求活力、崇尚才能”、“自主发展、体验成功”的校园文化。学校正以坚实的脚步,向着创建全国名校的战略目标迈进。关爱生命,追求活力学校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分时段、分区域衔接管理,保证生命财产安全。统一营养配餐,统一穿着四季校服,统一生活用具,统一乘坐公交车,实行平等教育,克服攀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日常管理要求严格,注重过程,着意细节,促成内化。作为成都市心理教育实验学校之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声有色,团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咨询,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还快乐给生活、给成长。自办学以来,在国际、国家、省级、市级文体及书画比赛中,屡获大奖,尽展个性风采和生命活力。关怀心灵,塑造人格上至校长、下至员工,齐心协力,营造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校园氛围,优化育人“软”环境。全体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训练学生自理能力,强化学生自律意识,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教师讲教育教学故事、家长讲亲情故事、学生讲成长故事,搭建家校互动平台,优化整合家校教育资源。洁净的校园、规范的着装、文明的举止、活泼向上的精神风貌,让来宾们交口称赞。崇尚才能,张扬个性学校拟定了完善的《学生个体才能培养、展示、评价和表彰活动方案》,丰富生命教育资源,促进学生个体多元发展,从学科才能培展评、艺体才能培展评、社会实践才能培展评几方面立体推进。不断优化教育个体服务,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挖掘个体潜质、展示个性风采、丰富个体阅历、成就个体才能。学生社团自发组织、自名称谓、自建章程、自筹活动,成为个体经营自己学习、生活、创造、发展的乐园。质量一流,业绩显著办学8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成就辉煌。(1)、学校中考重点率连续七年达60%以上,居成都527所初中第六名。(2)、03年——05年高考(外招学生),连续三届综合评估居成都148所高中第六名。(3)、06年高考重点率、二本率、三本率、上线率等综合排序在成都市148所高完中中居第5名。①文科分科成绩本校与石室中学、成都七中、树德中学文科总平均分比较位居第一位;本校与全市148所学校比较:语文第六名,数学第一名,英语第二名,文综第四名,总平均分第三名。②理科分科成绩本校与全市148所学校比较:语文第六名,数学第八名,英语第六名,理综第八名,总平均分第八名。(4)、07年高考重点率、二本率、三本率、上线率等综合排序在成都市148所高完中中居第8名,张帆考取西藏自治区文科第一名,马莉、曹灵分获新都区、青羊区理科、文科第一名。张帆、秦丽洋、黄溶等考入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名校。(5)08年高考总分平均文理科均居全市148所高完中第7名;文理科有效分上线人数位居全市148所高完中第7名;重点率、二本率、三本率、上线率等文理科综合排序在成都市148所高完中中居第8名,一本率40%,二本率76%,本科率90%,商奕幡考取新都区文科第一名,段月阳数学考取满分佳绩。。(6)09年高考总分平均文理科均居全市148所高完中前10名;文理科有效分上线人数位居全市148所高完中前10名;重点率、二本率、三本率、上线率等文理科综合排序在成都市148所高完中中居前10名,一本率36%,二本率67%,本科率87%。(7)近年来近三百名学生考入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知名大学。明星璀璨,桃李芬芳办学8年来,学校的“多平台、高质量、国际化”让三原学子人人有发展,人人有特色,人人圆梦想!贺珍妮:CCTV“希望之星”全国高中英语风采大赛全国第二名、最佳语音奖(该生已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当选08奥运同声翻译志愿者)。廖冬忆:获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21世纪杯”全国中学生英语口语大赛二等奖,该生被上海交大自主招生考试录取。魏祺:获“21世纪•学乐杯”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一等奖等。该生与我校学生杨颖超于08年赴美国,成为我校与美方友好学校首批交流学生之一。。蓝丹藜:参加第三届ACT全国青少年外语口语电视大赛总决赛中,成绩优异,获金奖。。张云鹭:在全国化学冬令营决赛中获得银奖并保送上海交大。在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竞赛四川赛区获一、二、三等奖的同学也有六十多名,其成绩在成都独占鳌头;在“联想杯”成都市第二届电脑制作活动中获特等奖1名(成都市特等奖共2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的优异成绩,学校也荣获优秀组织奖。毛宇翎:其作品《西行•回归》在参加全国电脑制作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和特等奖,因此而被保送北大附中学习。杨力:全国首届电视主持人(小金话筒奖)新星大赛总决赛中获“金话筒”一等奖。该生于08年考入南京青年政治学院。秦丽洋:07年参加北大、清华联合举办的艺术夏令营,个人特长(琵琶演奏)突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高考前被北大、清华确认给予高考加分65分的奖励,当年高考中该生高考成绩突出,顺利考入北京大学。杜竞强:高06届学生,该生成绩优异考入中央财经大学,08年11月随同国家主席胡锦涛参加在秘鲁举行的APEC会议,该生是随行的四名大学生之一,这四名大学生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经严格选拔而产生。赵纯:获中国校园十大健身偶像称号。李享:获“中国十佳啦啦队长”称号。梁梦漪:获“中国十佳啦啦队长”称号。刘思思、黄溶等同学先后考入清华大学。田淦中、张帆、秦丽洋、潘彧等同学先后考入北京大学。严蓓、王潇、贺珍妮等同学先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王盈、张蒙川等同学分别考入香港中文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杨山山、郭奥、宋潇、郭妮娜、钟蔷佳、汪文迪、陈星蕾、刘洋男、王蕊珂、江雪莉等学子考入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世界一流大学,等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成绩,三原人头脑清醒,决心用一如既往的热情和一如既往的真诚,回报家长、回报社会!地址:四川成都·新都区蜀龙路万科大道1号邮政编码:610503 技术支持:李兴才联系电话:(028)83909556(校办) (028)83909650(教导处) 83909676(学生处)传 真:(028)83909558 电子信箱:syfls008@163.com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位于成都西郊光华大道延伸线,占地300余亩,由冠城集团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兴建。它是按照国家级示范校的标准设计建造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寄宿制学校,也是成都市率先把信息高速公路“修”进每一间教室、每一间办公室的数字化学校。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是由成都七中独家管理的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12年多学段制民办公助学校。学校充分利用成都七中教育资源,并与成都七中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上实行一体化。为使成都七中的教育思想、管理模式能够在七中实验发展和创新,成都七中校务委员会对七中实验的发展进行了整体规划,派出了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副校长余森同志为实验学校校长,派出了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龚廉光、校务委员会委员韩力任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学监,确保了实验学校与成都七中本部“无缝对接”。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培养一流学生,七中实验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严格执行“用七中标准选拔人,用七中模式管理人,用七中理念培养人”的原则。几年来从上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应聘教师中精选出了一批年富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教师,与成都七中派出的名优教师组成了一支具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教师团队。学校现有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名,特级教师6名,学科带头人15名,高级教师89名,教师团队中名优教师占80%以上,其中有158人次获得过市级以上的奖励。他们个人综合素质好、教育经验丰富,由成都七中按照本校先进的教师培训方式进行严格的训练,他们既愿意为教育事业献身,又能把握中小学的教育特点,了解成都七中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组成了以特级教师领衔、高级教师主阵、中青年教师为先锋的强有力的优秀教师群体。一流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设施和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使我校办学在短短几年内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大力赞誉。学校圆满地举办了四次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研讨会,六届学校级教育研讨会,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辛勤的耕耘换来丰硕的成果,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先后获得了诸多荣誉,如“全国校园文化金奖”、“中国西部名校”、“中国十大杰出民办学校”、“全国校园文化金奖”、“全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全国首届百佳特色学校”、“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机构”、“中国西部十大中小学品牌学校”、“四川省AAA信得过单位”、“四川省三·八红旗集体”、“市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市绿化园林先进单位”、“温江区文明先进单位”等。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秉承七中“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材,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人本教育思想,根据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构建了以必修课为主,必修课、选修课与实践活动课紧密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系。通过内容丰富、层次分明、能让学生充分参与的课程,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竞争的实力和生命的活力,铸造七中实验学子“大气、骨气和争气”的人文品格,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教育是为了学生一生的幸福”。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优美的育人环境,温馨的人文关怀,一流的教学质量,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百年七中的教育积淀,将为每一个学生成功人生的起步做好各方面充分的准备,为学生享受幸福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的办学追求:再造一所成都七中我们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我们的教育思想: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的教育内涵:学习的能力,成功的实力,生命的活力我们的育人境界:大气、骨气、争气。七中实验的校训:志、勇、严、群。地址:成都市温江区光华大道延伸线电话:028—8260766682607755网址:www.cdqzsy.com